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民警坚持不懈“牵线”父子跨越六载团圆
来源:潘林亚 汪颖 阅读量:10000 2024-10-15 11:09:22

“儿子,爸爸还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你了!”

“爸爸,我现在挺好的,你在里面要好好改造……”

10月9日,巢湖监狱会见室,见到儿子的罪犯王某喜极而泣,跨越六载的牵肠挂肚,化成了父子相见时的激动与喜悦。

罪犯王某在巢湖监狱十一监区服刑,入监六年以来一直处于与家人失联的状态。每次看到同监区的罪犯与家人亲情会见,王某都十分心酸。他的内心非常渴望亲情,却又因为对自身犯罪的愧疚,不敢主动联系亲人。长期缺乏亲情的支撑,王某的改造情绪越来越消极,经常会因为一些日常琐事和其他罪犯产生矛盾,渐渐成了监区的“刺头”。

监区民警注意到了王某的表现,多次对其王某谈话教育,但王某只会用“嗯”“哦”等词来敷衍,让民警头痛不已。

认真翻阅王某的档案后,民警注意到了王某儿子的信息,并以此为切入点,与王某谈话。听到关于“儿子”的话题,一直沉默的王某眼眶一下就红了,主动向民警倾诉。

“我儿子一直很乖,以前从来不让我操心。”

“我出事的时候,他还在上高中,我真悔啊,在儿子人生最重要的关头影响了他,我没脸再见他。”

经过这次谈话后,王某消极的表现有所改善,但始终没有彻底打开心扉。民警们也没有给王某施加太大压力,而是一直以亲情为主线对他进行教育引导。

“警官,我好想我的儿子,请帮我找找他吧!”今年7月的一天,泪眼婆娑的王某找到监区民警请求帮助,“我已经六年多没听到他的声音,看到他的样子了。”

据王某自述,其妻子去世后,儿子就被托付给了姐姐。民警一边让王某主动给家里写信,一边联系上了王某户籍地司法所,获得了王某姐姐的联系方式。遗憾的是,王某姐姐的电话一直显示是空号,王某给家里寄的数封信件也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应。

王某姐姐这边的联系断了,但监狱民警没有放弃,反复与当地司法所沟通协调,并主动与王某户籍地村委会联系。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打听,民警终于联系上了王某的哥哥,获取了王某儿子小生(化名)的信息。

一开始,接到监狱民警的来电,小生有些迟疑。但最终亲情战胜了一切,他接受了探视的邀请。于是发生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多亏监狱警官的帮助,我才能重新见到儿子,谢谢你们没有放弃我,今后我一定好好改造,绝不愧对你们的恩情!”会见结束后,王某向民警表达了心中的感激。

多年来,巢湖监狱始终把包括亲情帮教在内的社会帮教,作为提升教育改造质效的“倍增器”,构建形成监狱主导、罪犯亲属参与、社会支持的大帮教格局,积极开展失联罪犯家庭牵线搭桥、亲情关系修复等工作百余次,用亲情感化为罪犯照亮归途,助力社会和谐稳定。(潘林亚 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