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连日来,桐城市民关注的桐城第二中学和实验小学在上放学时段流动“小吃”摊点经营秩序混乱,不仅造成家长接送学生道路“梗塞”,还影响市容环境及存在安全隐患焦点问题。桐城市城市管理局文昌执法中队根据辖区实际,以不影响市容和居民出行为原则,在两所学校之间的昌平路人行道上界定区域设立“摊群点”,集中疏堵结合点旨在通过“引摊入点”的方式,一方面改善随意占道经营带来的市容环境问题,一方面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实现城管、摊贩和市民的“和谐”。
宣传教育,强化源头管理。针对市民关注的焦点,流动商贩,将其依法取缔,是城市管理的需要,也是城市发展的形势,然而他们以此谋生,取缔后如何疏导?疏导到哪里?该中队充分发挥“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主动作为,积极谋划,一方面安排队员深入社区走访群众,联系摊贩,耐心地向他们宣传并解读相关法律法规,认真听取他们意见及建议;另一方面对流动商贩的管理采取“疏堵结合,有序管理”的办法,在两所学校之间的昌平路人行道上不影响交通,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的情况下,设置部分便民服务摊区,将其规范到指定地点,在限定时间内允许有序经营,营造和谐共生、干净整洁安全有序的城市环境。
服务优先,规范摊点有序。该中队通过走访,对第二中学和实验小学两所学校周边的流动摊贩进行摸排、登记,建立信息台账,并征询社区、学校、小区居民的建议意见后。将在两所学校之间的昌平路都市华庭小区附近的人行道设置便民摊点群,划设早点摊位30余个,设置隔离桩,指示牌,标识线,抽签摊位号,并发放《摊位管理须知》,督促归位规范经营。将之前“游击作战”的摊贩们安排到便民摊点群内经营。该中队每天安排两名执法队员负责该区域便民摊点群现场秩序维护。同时积极联系相关单位协助摊贩们办理健康证、食品经营许可证、占道许可证等,让他们“持证”上岗经营。既确保了摊贩的营生,也为周边居民营造了舒适安全的休息、出行环境。
持续发力,执法服务为民。该中队按照“劝导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强化摊点群管理,利用执法车辆“勤管理”,在工作时间采取全天候不间断巡查、无缝隙监管;“两薄(早、中、晚)时段”,采用专人定点巡查方式,对摊点群“违规”经营摊贩及时教育纠正,劝导规范经营。同时,对于不听劝导的一些长期与城管“打游击”,无视他人正常生活的流动摊贩,严厉打击、依法取缔。规范了市容环境秩序,消除城区道路“肠梗塞”,还学校一个宁静的学习环境,也为群众营造一个干净整洁、安全有序的生活环境,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张泽超 汪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