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争创新”“靓淮河”“育匠才”——
蚌埠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来源:记者 张青川 阅读量:10000 2024-11-14 08:29:28

11月7日至8日,记者跟随2024“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安徽主题采访团来到淮河之畔的蚌埠市。在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了解到中国自主研发的比纸还薄的神奇玻璃,感受技术世界领先的豪气;在龙子湖国家级幸福河湖项目建设地,看到“靓淮河”工程将以往“脏乱差”之地打造成“城市会客厅”,感受绿色生态格局让城市发展充满活力;在蚌埠技师学院,了解到以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育人理念,感受对“大国工匠”的致力培养。蚌埠这座淮上明珠之城,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玻璃行业新科技世界领先

一张A4纸的厚度为0.095毫米,而他们研发生产的超薄柔性玻璃厚度却仅为0.03毫米,即30微米,且能够支持100万次弯折而不破损。记者走进位于蚌埠的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展厅,看到了这种比纸还薄、耐弯折的神奇玻璃。据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曹欣介绍,此柔性玻璃不仅核心性能指标全球领先,打破了世界纪录,并且该产品已经进入量产阶段,使用在中国自主研发的柔性显示玻璃的折叠屏手机上。

今年6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揭晓了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高世代TFT-LCD超薄浮法玻璃基板关键技术与装备”成果,被授予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记者了解到,“高世代TFT-LCD超薄浮法玻璃基板关键技术与装备”实现了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高世代TFT-LCD玻璃基板技术从0到1的突破,保障了我国万亿级信息显示产业的战略安全。

近些年,依托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蚌埠创建了国家级玻璃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建成全国首条8.5代TFT-LCD超薄玻璃基板生产线,在国内率先研发出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稳定量产世界最薄0.12毫米超薄触控玻璃,高强柔性盖板玻璃原片解决“卡脖子”难题。

作为国内唯一能生产显示产业所需全部玻璃品种的地区,也是全国唯一的玻璃新材料领域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近年来,蚌埠诞生了一系列“中国首创、世界第一”的创新成果,保障了我国电子信息、半导体、汽车、新能源、深海深空等领域产业链安全,书写了基础工业领域“点砂成金”的故事,引领中国玻璃技术和品牌在全球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

“靓淮河”工程优化人居环境

11月8日,记者走进蚌埠市龙子湖国家级幸福河湖项目建设地,这里正实施“靓淮河”工程,从以往的“脏乱差”之地变身“城市会客厅”,绿色生态格局让城市发展充满活力。

淮河是蚌埠的“母亲河”。穿城而过的淮河将中心城区与淮上区及三县分割两岸,且由于没有全面系统治理,几年前,很多处岸边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砂场,是“脏乱差”集中地带,百姓“临河不见河、近水难亲水”。蚌埠市于2022年启动“靓淮河”工程,推进主城区淮河防洪交通生态综合系统治理,修复淮河生态,改善城市交通,优化人居环境,拓展城市空间,还水于民、还水于绿。

蚌埠市水利局局长荀异然介绍,“靓淮河”既是防洪保安工程,也是生态工程、民生工程、幸福工程。随着淮河河道的拓宽,堤坡、滩地、河岸等近水区域重新塑形。“蚌埠着重在保护和修复淮河生态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理,新增水面4600亩、湿地2600亩、城市绿地1.2万亩。这好比在城市中心装了一台‘大空调’,对城市起到‘小气候’调节作用。”

近年来,蚌埠市一方面阶梯式利用滩涂地,让淮河两岸变身“城市客厅”“市民公园”;另一方面,沿河地带栽上耐水性花草树木,骑行道路、沙滩、栈桥、亲水平台相继建成,实现“人水相依、城水相融”。从实施主城区淮河防洪交通生态综合治理“靓淮河”工程,到建设龙子湖国家级幸福河湖,近年来,蚌埠市加快河湖系统治理保护,全面修复河道生态、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出“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人水和谐”的高质量发展之城。

遵循市场需求培养“大国工匠”

在蚌埠技师学院记者看到,专业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方式为一半理论、一半实训,是该校的培养特色。这里的实训车间也是蚌埠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在电子电路装调、汽车喷漆、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新能源汽车检验与维修技术能手、专业带头人手把手的教学指导下,学生们学得一手过硬的专业技能,就业率高达96%。

近年来,学校围绕蚌埠市“六大产业”“五大集群”发展,设置了现代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医疗护理五大优势专业,打造了数控技术、焊机技术等4个国家级重点专业和7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蚌埠技师学院党委书记朱冬民介绍,课程体系建设主要依据企业工作岗位需求,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学模式,采用工学一体化教学,实施专项技能课程教学。2021年,该校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被蚌埠市人社局认定为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招生人数逐年提高,2023年9月实施中德先进职业教育(SGAVE)项目并组建班级开展一体化教学。

此外,学校还开设了西点艺术、学前教育、护理、医学检验等20多个专业。以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不以学历为单一评价标准,更看重专业技能和技能等级。在这样的办学理念下,学校致力于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毕业生深受企业和用人单位欢迎。

“学校培养一技之长,我们为企业和人才牵线搭桥,提供‘保姆式’的就业服务。”蚌埠市人社局局长袁成文介绍,通过推进就业服务规范化,提高就业服务精细化,推动就业服务新颖化、智慧化,不断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记者 张青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