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宣城市建成“30分钟农村医疗急救圈”
来源:梅觉明 阅读量:10000 2024-11-15 16:46:55

村急救哨点、乡镇急救点、城区急救分站、院内急诊、重症监护治疗……11月13日,记者从宣城市卫健委获悉,为进一步健全全市院前急救体系,解决农村院前急救最后一公里问题,宣城市依托县域医疗次中心医疗圈体系,由乡镇卫生院建设农村医疗急救点,布局形成县级医共体单位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县域医疗次中心医疗圈体系建设单位急救站点+村卫生室急救哨点的城乡融合区域急诊急救分级体系,形成了宣城农村急救“1+1+1”模式,建成了全市“30分钟农村医疗急救圈”。

据介绍,2009年宣城市在全省率先建成和实现全市院前急救呼救电话的统一受理。在此基础上持续不断进行优化,形成了“市医疗急救中心负责全市院前急救指挥调度,各级医疗机构成立急救分站参与院前急救”的急救网络体系。2014年在全省率先探索开展农村地区院前急救工作,推动城乡居民急救医疗服务均等化,构建形成“30分钟农村医疗急救圈”。目前已经建成了农村医疗急救点17个,加上前期已建成的24个城市急救分站,基本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功能完善、运转协调”的覆盖市县乡村四级院前急救网络体系。其中,广德市依托村卫生室谋划筹建了27个农村医疗急救哨点,组成了“村急救哨点、乡镇急救点、城区急救分站、院内急诊、重症监护治疗”的“五环急救链”。

陈德全是广德市誓节镇牌坊社区卫生室的一名医生,他在牌坊社区卫生室工作了25年。今年6月份,60多岁的陈大姐在家劳作,突然出现心慌、胸闷的症状。第一时间接到陈大姐电话后,陈德全在5分钟内赶到了她的家中,并拨打120。在救护车赶到前,陈德全就通过听诊及心电图检查,诊断陈大姐患心房颤动,为后续的有效治疗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有效地抓住了院前抢救“黄金十分钟”。

在加强“农村30分钟医疗急救圈”建设的同时,宣城市同步全力推进急救科普知识“五进”暨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活动,不断推动全社会自救和互救能力提升。宣城市医疗急救中心等15个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室,以及各县市区急救分站每年开展针对重点场所培训600余场次,完成对重点人群高质量培训6.5万余人次。(梅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