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之隆阜、唐宋之黎阳、明清之屯溪”。位于黄山市屯溪区的隆阜老街,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2023年获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中国杰出思想家、大学者戴震便出生、成长于此。老街内现有戴震藏书楼等5处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不可移动文物、13处历史建筑和9条历史街巷坐落其中。
“今年上半年,我们收到‘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志愿者反映隆阜老街市级文保单位戴震藏书楼西墙被邻近住户违章搭建过廊问题;屯溪区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提出隆阜老街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不足问题。”黄山市屯溪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吴健告诉记者,8月初,该院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
检察机关经实地查看、走访当地群众和基层组织等方式查明,街区内存在部分文保单位外墙损坏,部分住户未经批准在历史建筑外部违章搭建,部分新建公共设施破坏街区风貌等问题。8月13日,屯溪区检察院分别与黄山市屯溪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黄山市屯溪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召开磋商会,厘清了行政机关对街区保护规划、修缮整治的职责及分工。
9月14日,屯溪区检察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规定,分别向区住建局、区文旅体局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区住建局完善编制保护规划,针对街区历史建筑外部未经批准添加装饰、设施等情形强化监管,加强对街区历史风貌保护修复与提升;建议区文旅体局督促拆除文保单位外部违规构建,加强文物安全执法巡查,推动街区历史文化展示并合理融入文旅开发。
收到检察建议后,区住建局和区文旅体局高度重视,成立专班积极推动问题解决。10月9日,区文旅体局回复称,已对违章建筑进行拆除,恢复文物原状。同时采取系列措施对戴震文化深度挖掘,促进对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和非遗文化发掘。10月10日,区住建局回复称,已将检察建议内容纳入街区保护规划,对受损建筑按照“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原做法”进行修缮、维护;后续将按照编制保护规划开展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戴震主题博物馆、智慧数字系统等提升项目建设。
“如今的隆阜老街,不仅焕发新颜值,也掀起新潮流,游客们现场就能体验隆阜抬阁、徽墨制作等非遗传统技艺,保护历史也传承文脉。”吴健介绍,日前,该院在邀请代表委员及“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志愿者对案涉问题进行“回头看”时发现,戴震藏书楼等文保单位已得到妥善维护及加固;住建部门对街区传统建筑采用黑、灰色彩及坡顶青瓦白脊房、马头墙等皖南民居建筑特色形式,进行了科学合理的维护修缮和内部改造;隆阜片区基础设施及文化设施修复与提升等项目已获批专项债资金;文旅部门对非遗项目隆阜抬阁、徽墨制作等传统技艺,结合文创体验进行活态传承和展示;增添了街区文化标识,街巷空间环境得到整体提升。
以办理此案为契机,屯溪区检察院还延伸办案触角,将个案办理与社会治理有机结合,针对街区传统文化展示、传承不足问题,向屯溪区委、区政府提交专题调研报告,就隆阜老街活化利用、文旅融合方面建言献策,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推动在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建筑传统风貌基础上,加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多业态文旅融合发展,激发地方经济社会活力。(记者 徐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