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政法综治江淮行】“和”密钥解锁基层治理“善治密码”——绩溪县深入推进“四有四无”建设 打造和治绩溪
来源:记者 吴文珍 梅觉明 阅读量:10000 2024-12-02 16:59:48

绩溪县已有43个村(社区)达到“四无”(无电诈、无刑事案件等)标准,占比达53.1%。2023年,绩溪县群众安全感指数位居全省首位,并荣获省平安建设优秀县和信访工作优秀单位称号……11月28日,记者跟随“政法综治江淮行”采访团来到绩溪,探寻绩溪县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善治密码”。

走进绩溪县龙川胡氏宗祠,陈列的“四荷(和)图”木雕特别引人注目,其包含荷叶、荷花元素,又分别刻有螃蟹、鸳鸯、大虾、对蛙图案,寓为“和谐”“和美”“和顺”“和鸣”。“和”文化在此地生根发芽。

汲取传统精华,传承“和”字基因。据绩溪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汪逸介绍,近年来,绩溪县坚持将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当地实际紧密结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和”文化,全面推广“握手言和”调解模式,创新开展“党建有力、干部有为、治理有方、群众有感”的村(社区)建设,着力打造“心气更和顺、生活更和美、社会更和谐、党群更和鸣”的和治绩溪。

在健全“党建有力”工作机制方面,绩溪县建立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由县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总召集人,定期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同时,出台了多项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推动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全县93个基层治理项目正在稳步推进。通过“月提示、季调度、年评星”工作机制,每季度开展现场考评,每年进行村党组织“争先创星”评比,有效激励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成效。

绩溪县还搭建了“干部有为”工作平台,将基层一线作为检验干部能力作风的重要阵地。县委常委会每季度深入乡村召开现场会,研究解决乡村治理中的实际问题。通过“积案化解攻坚年”行动和县级领导包案制,积案化解率达到了95%以上。此外,81名政法骨干被抽调到村(社区)担任法治副书记,持续推进“一村一警”“一村一法律顾问”等活动,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乡村两级调解室实现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县81名村级法治副书记共到村走访群众12891人次;开展法律咨询等服务973次;为村级涉法事务提供法律意见101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315个;帮助群众办实事326件。

在抓实“治理有方”工作载体方面,绩溪将党建引领“三治”融合作为推进基层治理的重要手段。通过自治激发活力,健全村(社区)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创新多种工作法,设置基层治理积分兑换超市,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同时,以法治强基固本,实施平安建设基层基础巩固提升行动,深化党建引领“多网合一”,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此外,以德治化风成俗,持续开展各类评选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百村家风家训引领工程”,总结推广“三步四和”家风培育法,充分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

绩溪还突出“群众有感”的工作导向,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该县深入实施民生工程,扎实开展暖民心行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广泛征集人民群众意见建议,开展城市社区治理“金点子”、新就业群体“微心愿”等征集活动,综合分析12345热线、信访事项、人大政协议案提案,优化机制解决共性问题,点对点解决个性问题。推进基层减负,深入开展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共清理摘除标牌1038块,减少村级事项35个、证明事项15个,切实为基层松绑赋能。提升幸福指数,强化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扎实推进“四无”村(社区)建设,今年以来,全县电信网络诈骗案同比下降40.29%,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3.17%,诉讼案件同比下降17.05%,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记者 吴文珍 梅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