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肖启蒙 黄乐 记者 吴文珍)日前,记者从淮南市谢家集区人民法院获悉,该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践行“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因地制宜,依托法院政协委员工作室、“谢大姐调解工作室”,构建起“政协委员+特邀调解员”共同参与的“三诊”“三说”调解体系,高效化解矛盾纠纷。
今年10月,小李和小张因课间发生争执,扭打之间致使小李受伤,后经校方组织双方家长调解未果,小李家长将小张及学校诉至法院。谢家集区法院受理案件后,办案团队意识到,小李受伤系小张的无心之举,只有从教育、疏导的角度组织双方心平气和地协商,才能彻底化解矛盾。于是,办案团队邀请教育界别的政协委员,与“谢大姐调解工作室”的调解员一起,共同组织双方当事人面对面交流,对双方家长进行耐心劝导,最终促成两家握手言和,同时也修复了小李与小张之间的同学情谊。
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中,小潘驾驶二轮电动车将步行通过人行横道的小刘撞伤,小刘进行了伤残鉴定后,将小潘诉至法院,要求其赔偿损失近18万元。诉前调解过程中,“谢大姐调解工作室”调解员了解到,因小潘对小刘自行申请伤残鉴定的结果存在异议,导致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该案法官针对鉴定领域专业问题,再次“求助”医疗卫生界别的政协委员,邀请他们参与到案件调解中。当听到政协委员专业详尽的解释后,小潘打消心中顾虑,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据悉,“三诊”即政协委员定时“坐诊”听、定期“出诊”看、定点“会诊”,“三说”即办案法官耐心“说法”、政协委员细心“说理”、“谢大姐”调解员热心“说情”。“三诊”“三说”调解体系下,一起起“针尖对麦芒”的纠纷通过政协委员专业的分析、“谢大姐”热心的劝导以及法官精辟的析理,找到化解“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