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淮北市构建诉源治理全链条管理
来源:姜萌萌 白桂 阅读量:10000 2024-12-16 10:55:33

诉源治理、多元解纷,关键在于“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理”,旨在“止纠纷于未发,化矛盾于萌芽”。近年来,淮北市坚持践行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不断探索诉源治理工作淮北特色路径。

党建引领,压实诉源治理责任基础。坚持党对诉源治理工作的领导,市委书记专题调研矛盾纠纷化解和社会治安风险防控工作,推进党建工作与诉源治理工作同频共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市领导干部重点联系包保社区制度,15名市级领导分别联系15个矛盾问题较多的社区,同步带动71名县级领导干部和152名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包保社区(小区)。筑牢制度保障。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强诉源治理推进社会矛盾多元化解的决定》,市委政法委牵头制定落实实施方案,细化分解61项重点任务;制发《关于推进“一站式”解纷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四级平台建设重点任务、中心建设指引、中心工作职责。织密工作网络。立足“网格全覆盖、管理无缝隙、服务零距离”目标定位,综合区域特点和人口密度等因素,划分横到边、纵到底,边界清晰的网络2426个,2024年底前将建设党建引领、一网到底的网格调解平台938个。

调解靠前,构建多元解纷工作格局。以树调解品牌为抓手,统筹加强诉讼、行政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等非诉讼解决方式的衔接,构建多元解纷体系。塑品牌、强辐射。将“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融入本地“一杯茶”调解法予以推广深化,出台《关于在全市全面推广“一杯茶”调解法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实施意见》,招募组建“一杯茶”调解志愿队伍826人,将“一杯茶”调解工作经验应用于司法行政、行政调解、审判、信访、基层治理等各领域。聚资源、增合力。“一站式”矛盾纠纷服务平台聚合综治、调解、信访接待、法律服务等功能,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整合行政复议协办、仲裁、公证、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等服务,调解工作“茶馆式”调解组织为依托,汇聚了52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19个个人特色调解工作室、15个退休法官工作室以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诉源治理工作室、律师调解室等各行业各领域调解力量。建机制,重化解。优化“三调联动”“三源共治”制度机制,建立诉调对接集约化平台、行政争议调解中心,推进小额债务纠纷、家事纠纷、相邻关系纠纷等九类案件和行政案件调解前置、府院协同化解,诉前、诉中成功调解民商事案件15600件,行政复议案件调解率19.77%,仲裁案件调解率47.45%,法院受理案件总数同比下降11.22%,复议受理案件同比增长60%以上,万人成讼率全省第二低位,行政复议已成为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

源头预防,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用心用情为群众排难解纷,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探索“有事请找我”“段庄小积分大治理”等乡村治理有效途径。专项排查防患未然。成立“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律师服务团,建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库,有效提升矛盾纠纷调处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围绕征地拆迁、房地产、涉法涉诉等领域部署开展系列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攻坚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共调解纠纷11284件,调解成功率99.75%。民声所呼积极回应。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民声呼应工作体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若干举措》,推行群众反映问题首接首办、接诉即办机制。开展“皖美乡村法治行”活动,打造“金秋调解夜话”品牌,以百姓说事点、移动茶馆为载体,深入群众宣讲政策、收集民意。科技赋能提质增效。结合智慧城管、智慧社区、安防小区建设,搭建视频监控网,高清视频实时传送至“一站式”矛盾纠纷服务中心。建设说事在线视频调解系统,运用皖事通、社会治理云、“法在身边”微信群及政法微信公众号等指尖平台,群众足不出户即可解决矛盾纠纷,享受免费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姜萌萌 白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