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淮北市民政局获悉,近年来,淮北市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和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办法等各项政策法规, 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可参与、人人愿尽力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第三次分配中的重要作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今年以来,全市慈善组织接受善款总额503.4万元。
加强慈善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按照民政部、省民政厅《关于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通知》要求,制定了新修改慈善法学习方案,解读了重点法律条款,使慈善组织知法懂遵法守法;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宣传慈善理念、慈善活动和慈善人物,前三个季度共发布慈善相关新闻报道近40篇,制作宣传海报1500余份,有效提高了公众对慈善事业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指导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慈善文化进社区”等活动,传播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积极谋划项目,搭建慈善平台。按照省厅《关于打造“社会组织、慈善力量助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工程”的通知》要求,积极筛选报送优秀慈善项目“温馨家园”等4个项目。积极推动《善行安徽行动方案》(2022-2025)见效,深入挖掘社区慈善资源,帮助社区搭建慈善服务平台,培育社区慈善力量,全市目前共建立社区(村)基金340家。开展2个服务民政对象的慈善+社工志愿项目。
实施精准救助,彰显慈善实效。年初以来,围绕助医、助学、助困、助残等方面,开展了“情暖万家”“大病救助”“贫困学生资助” “残疾人关爱”“关爱留守儿童”等慈善救助项目10余个,救助困难群众3500余人次,发放救助金50余万元。
依法严格监管,确保阳光透明。按照民政部办公厅关于《阳光慈善工程实施方案》、省民政厅《关于组织开展慈善组织2023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要求,深入开展排查整治“回头看”专项行动,对排查核查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和研究分析,认真总结慈善组织善款募集管理使用情况。全市慈善组织财务收支和管理实行公开透明原则,账目财务接受业务主管单位的检查、审计和监督,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善款的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的监督。督促并指导各县区做好信息公开和年报系统审核工作,完成率100%。
据悉,淮北市将结合实际,依照省《善行安徽方案》指标体系,积极引导慈善组织参与社区建设,与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听取群众对慈善工作的意见建议,动员更多的人关心慈善、支持慈善、参与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