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开言路,搭建平台汇聚社情民意;加强联动,多方合力化解矛盾纠纷;资源统筹,解决行业性专业性纠纷……近年来,宁国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的重要平台和抓手,完善协作配合、精干高效、信息互通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让群众来了就能解决问题。
锚定“一站式”目标
宁国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简称宁国市综治中心,是集信访接待、矛盾调解、法律援助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通过“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受理、“一揽子”化解,确保群众事项办理“进出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宁国市综治中心有效整合了矛调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线上链接检察服务中心、诉讼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功能,通过相关职能部门的常驻+轮驻+随驻,实现“多中心合一、多部门入驻”,推动矛盾调解资源阵地整合、机制融合、力量聚合。目前,已实现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信访等部门工作人员常驻,人社、住建、卫健、妇联等部门派驻,根据办理的法律服务、劳动仲裁、矛盾调解、信访接待、法律诉讼五大业务,设置综合接待、人民调解、信访接待、法律服务等10个接待窗口,制定综治中心工作制度、工作职责和成员单位工作制度等闭环管理制度。
整合“多元化”力量
宁国市综治中心按照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健全完善中心登记受理、先行调解、分类流转、多元化解、跟踪回访等工作规范,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全链条”化解,真正做到“案结事了”。
中心通过“一窗受理”各类矛盾纠纷、信访、诉求和反映事项,通过平台派单模式,分类流转导入办事程序。事件分流后,组织事权部门开展调查核实,安排入驻部门和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员、律师、心理咨询师等多方力量先行调解,对于调解不成功或拒绝调解的,引导至人社、公安、司法、法院等窗口,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复议、行政裁决、诉讼等程序化解。对于疑难复杂矛盾纠纷,根据《宁国市重大矛盾隐患闭环处置工作机制》和《宁国市民事诉讼案件风险登记应急处置预案》,中心牵头组织多部门会商调度共同化解。同时,每周汇总各部门和各类调解组织数据,每月分析研判矛盾纠纷和社会治安突出问题,通过专报形式报送四大班子领导,督促有关方面加强源头预防。今年以来,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933起,调处重大矛盾纠纷344起,对校园周边、新兴行业场所等社会治安突出问题进行综合治理。
精细“信息化”管理
遇到涉诈、涉校园周边等社会治安突出问题诉求时,也可以到综治中心及时反映。
宁国市综治中心依托政务办公平台,打造信息化平台,聚焦矛盾纠纷预防化解、重点人群服务管理、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三大功能,将综治中心建设成为汇聚情报信息的“情报部”、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参谋部”、应对重大风险的“指挥部”。全市各村各镇和市直各部门的矛盾纠纷摸排、化解、回访等信息全量汇聚到综治中心,通过矛盾纠纷风险等级指标,对各类风险隐患类型、特点实施全域统计和分析研判,不断提升实时监测、精准预警、精确预防水平;进一步整合公安、卫健部门重点人员信息,通过乡镇摸排上报、市直部门数据校核,动态清洗数据,确保重点人群管理服务各项举措落实落细;按照“五统一”要求,进一步整合全市视频资源,为协调推动各单位完善落实“打防管控建”各项措施提供科技支撑。(通讯员 高乐 记者 陆慧敏 梅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