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带动一群人,温暖一座城——在宣城市,青年志愿者爱心车队队长丁云海就是这样一个人。24年前,他只身投身公益,24年后,在他的带动下,一个560余人的爱心团体用行动温暖着这座城市。
走进城区国鑫大桥下1800平方米的爱心车队办公场所,进门右手第一间,是丁云海最引以为豪的地方,满墙100多面锦旗映入眼帘,每一面锦旗都讲述着一个爱心的故事;会议室里的100余枚奖牌则见证着丁云海超6万小时的志愿服务以及团队成员的爱心与温暖。
爱心送考:“绿丝带”助力学子梦想起航
今年50岁的丁云海,是宣州区洪林镇棋盘村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为了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生活,1996年来到城区学徒开货车,跟着师傅跑新疆、上蒙古、到广州、下海南,常年走南闯北,大部分日子都在车上度过。
2001年,丁云海摆脱这种常年奔跑在外面的生活,跑起了出租车。2002年7月7日,高考当天,丁云海和往常一样行驶至府山广场时,发现一名小女孩在路边哭泣,一番询问后得知她是一名高考生,因没有打到车去考场着急万分。丁云海二话没说立即让她上车,免费将其送到宣城三中高考点。也是这一次偶然的爱心之举,在丁云海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爱心送考”的种子,他在与同事们闲谈时,总是有意无意提起这个“小心愿”。
2004年高考前夕,在安徽交通广播90.8协助下,丁云海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召集30名出租车司机成立了宣城市爱心车队。从那以后,每年到了中、高期间,他就把车外的后视镜系上“绿丝带”,免费为参加考试的学生进行送考活动。在他的感染下,善意和温暖也在不断传递,一些曾经得到过帮助的考生和家长们现在也会在自己的车上系上“绿丝带”,加入“爱心送考”的队伍,如今,每年中、高考时期,宣城街头巷尾车辆上飘扬的“绿丝带”已然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年复一年温暖着一茬又一茬考生。
爱心车队成立21年来,“绿丝带”公益活动安全送考行驶里程超过百万公里,免费接送中、高考学子人数超过13万人次。在丁云海的带领下,“爱心车队”在2015年获得了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在2016年获得了中国青年公益创业大赛银奖,是安徽省唯一获此殊荣的组织,也是全国出租车行业唯一获此荣誉的车队。
爱心冰箱:为盛夏户外劳动者送去“清凉”
三伏时节,暑气蒸腾,持续的高温天气给不少户外工作者带来了一定的“烤”验。
为了给烈日下的户外工作者们送去一丝清凉,自2006年开始,丁云海每年都会组织开展夏季送清凉活动。2018年在共青团宣城市委协助下,活动改变模式成为宣城团团“爱心冰箱”公益项目,在市区人口密集区设立了7个固定爱心冰箱点,为环卫工人、交警、建筑工人、出租车驾驶员等户外工作者提供矿泉水、西瓜、冷饮等降温物品。
令丁云海感动的是,自“爱心冰箱”投放后,每年盛夏都会迎来一场温馨的“清凉接力”。“有时候矿泉水告急,我们就会发布求助视频,就不断有人联系我要捐款捐水,还有的人悄悄往冰箱里放矿泉水,很多次我们第二天来加水的时候,发现冰箱竟然都装满了。”2022年7月18日,宣城市第十一小学五年级的同班同学程鑫鹏和吴皓轩在得知“爱心冰箱”的故事后,每人捐出1500元压岁钱,在市区西林名都小区南大门一家酒店门口设立了一台“爱心冰箱”正式投入使用。
“爱心冰箱”设立以来,上演了很多暖心故事:一位中年男子将自己亲手制作的冰粥塞到冰箱内,便迅速离开;一群百度外卖的骑士,拎着两箱矿泉水,悄悄放在补给站内;一个大姐常常在家熬好绿豆汤,特地送来……“我们干的都不是什么大事,但一点点善意汇聚起来,也能形成爱的河流,带来爱的传递,为我们的城市增添更多幸福的味道。”
此后,丁云海还突破了传统定点送清凉模式,增加了流动的爱心冰箱,为偏远郊区环卫工、志愿者、抗洪抢险一线人员等免费送去防暑降温物品。在城区,丁云海每天在最高温时段开着流动的爱心车到大街小巷、各个社区免费赠送降温物品。
截至目前,“团团爱心冰箱”项目市区共有9个“爱心冰箱”投放点,包括8个固定地点、1个“流动投放点”,累计服务各行业的户外工作者超过30万人次。
爱心助学:求学路上让贫困学子一个也不能少
在爱心送考的过程中,丁云海和他的爱心团队得知一些寒门学子,即便考取大学和高中,也因为家庭贫困不能继续学业。从2006年开始,丁云海召集身边的爱心人士,每年定向资助10名困难学子。
丁云海和他的爱心车队在“爱心助学”这条路上,已经整整走过了20年,受助的学生越来越多,从最初的2-3名准大学生到如今的每年10人(含小学至高中);资助的金额也越来越高,从最初的每人每年1500-2000元,到如今每人每年3000元。截至目前,丁云海和他的爱心车队资助了困难家庭的学生168名,累计投入资金50余万。
多年来,在丁云海和爱心车队的资助下,有成绩优异的考生如愿走进大学校园,实现人生转折;有与90多岁高龄老太相依为命的中学生,在困境中找到温暖;有困难学子父亲身患重病,爱心车队每周风雨无阻免费接送其到医院做透析……倾尽全力地帮扶为这些困苦家庭照亮了前方的路。
洒下“爱”的种子,开出最美的“花”。“您好,您的尾号***收到转账30000元。”2020年9月10日,团队的“爱心账户”收到了一笔暖心的汇款,来自于10年前爱心车队资助的贫困大学生金启明。
原来,金启明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后来改嫁,年幼的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2008年,金启明考上了安徽师范大学,欢喜之余,一度因高昂的学费让他犯了愁,是丁云海和他的爱心团队解了金启明的燃眉之急。金启明告诉丁云海,“这笔捐款一直让我记到现在,如果不是当时这笔及时到账的捐款,我可能就与大学失之交臂了。”回忆起往事,金启明的声音有些哽咽,他表示这份恩情,一直记在心里想着要报答。
“出租车司机的工作是平凡的,但我们用真情实意情感温暖着这座城市,让越来越多的受助者主动加入了爱心队伍,用爱摆渡着这座城市。”说完这句话,丁云海脸上不由地扬起一抹笑意。(记者 徐奥萍 通讯员 宋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