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李斐 通讯员 包增光 钱强国)为进一步推进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2024年12月31日,滁州市委政法委、市妇联在全省率先制定并印发《滁州市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十条刚性措施》(下称《十条刚性措施》)。
根据《十条刚性措施》要求,滁州市将充分发挥“1+5+N”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作用,落实村(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排查职责,注重发挥基层政法干警、妇联干部、平安志愿者等作用,努力做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同时,充分发挥村(社区)第一道防线作用,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有针对性地了解需求,制定帮扶措施。
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滁州市将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衔接联动,加快推进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规范化建设,整合各类调解资源力量,综合运用法律规范、道德约束、心理疏导等方法,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对诉至法院的婚姻家庭类案件,人民法院要逐案全过程排查化解,积极开展诉前、诉中调解工作。
为切实提高专业化调解能力,滁州市将继续总结推广明光“爱不释手”、凤阳“凤蝶进万家”、天长“好大姐”、来安“安姐”、南谯“连心谯”等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品牌,扎实推进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专业化建设,不断提升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实效性。加强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建设,充分利用警民联调室、诉调对接平台、百姓评理说事点等基层调解阵地,联合开展婚姻家庭纠纷排查化解。
春节临近,结合重要节点,滁州市各地正不断健全完善关爱救助机制,开展走访慰问,切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人民法院严格落实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随案制发《家庭教育指导令》《关爱未成年人提示书》等文书。因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致使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当事人,检察机关可通过支持起诉助力维权。公安机关对家庭暴力警情全部出具“家暴告诫书”,并切实做好规范调解、报告通报、跟盯回访等工作,确保隐患消除。司法行政机关对涉及家庭暴力等重大婚姻家庭纠纷案件,及时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依法维护受害者权益,配合做好帮扶政策和救助措施。
同时,滁州市充分利用村(社区)“妇女之家”维权服务站(点)、家事调解室等基层阵地,提供情绪疏导、心理调适、婚姻家庭关系指导等服务。婚姻登记机关引入社会工作专业力量,通过“机构+外展”“线上+线下”等方式开展婚姻辅导宣传,提供婚内关系调适和离婚“冷静期”矛盾疏导等多元服务。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以反家庭暴力法、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等为重点,开展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的法治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