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安徽以标准化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
来源:记者 徐奥萍 阅读量:10000 2025-01-03 21:08:21

本网讯(记者 徐奥萍)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2023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复我省开展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先行打造标准化创新发展高地。两年来,全省标准化工作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为安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有效的标准化支撑。

1月3日,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两年来,我省共牵头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0项,主导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232项,制定发布地方标准710项,制定团体标准549项;建成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10个;获批国家标准验证点1个,国家强制性标准统计分析点1个;建成省技术标准创新基地9个,培养标准化工程师803人,企业标准总监4500人。

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陈睿介绍,两年来,我省标准化有力促进了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在量子信息领域制定国际标准7项、国家标准11项;在聚变能源领域制定国家标准6项、国际联盟标准27项,助力科创高地建设。设立省重点研发计划质量基础设施标准化专项,重点支持聚变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技术标准研究,立项标准化项目126项,支持经费2000万元,支持制定国际标准17项、国家标准38项,培养高层次标准化人才77人。

促进了新兴产业聚集地建设,推动国家智能语音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和21个省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牵头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430项,为新兴产业发展注入强大技术支撑。在10个重点产业开展标准稳链工程,支持奇瑞汽车、蔚来汽车、江淮汽车、国轩高科等参与制定国家标准56项,在汽车领域参与国家标准占比达到39.2%。制定换电站建设、新能源汽车二手车评估等地方标准,为汽车产业后市场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积极承担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底座标准制定,赋能中国声谷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在促进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方面,我省共牵头和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20项。在人工智能领域,牵头制定国际标准《信息技术 用户界面 全双工语音交互》,推进语音交互技术国际应用。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发布国际标准2项。在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在研国际标准15项。安徽农业大学制定茶叶分类国际标准,提高了我国在国际领域的话语权。加大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力度,1人荣获ISO杰出贡献奖,1人荣获IEC1906奖,1人当选ISO项目委员会主席。

此外,我省还制定《安徽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发布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标准68项,其中在水泥制造、半导体、木材加工、汽车维修等领域制定排放类强制性标准18项,为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供有力武器,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区建设。

我省还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地方标准研制,制定发布《文博场所(馆)旅游标识设置指南》,批准立项《研学旅游基地建设与服务规范》安徽省地方标准。开展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其中涉及文化旅游融合的项目25项,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同时,为促进政府效能提升,发布企业开办“六个一”服务、“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等地方标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发布《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社区网格化工作指引》等社区治理有关标准15项,进一步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聚焦民生福祉改善,我省发布公共安全领域地方标准77项,其中《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技术标准》等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标准,形成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合肥模式”。发布养老和家政服务地方标准188项,解决养老和家政标准供应不足的问题,合肥九久夕阳红新海护理院获批国家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单位。发布《工会驿站建设规范》等地方标准2项,高标准建成工会驿站13454家,驿站总量、年度工作评价双双跃居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