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现在开始……”1月10日下午,为期2天的蒙城县人民法院司法辅助人员岗位技能“大比武”拉开序幕,来自该院刑事、民事、行政、执行、综合条线的86名法官助理和书记员走向赛场,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充分展现干警扎实业务技能和积极向上精神风貌。
精心筹备 全面反映干警实务水平
元旦后上班第一天,蒙城县人民法院成立了以院长任组长的竞赛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新时代司法辅助人员能力要求,对如何科学设置竞赛项目展开讨论,小组成员深入院直各部门、基层法庭广泛征求意见,精心制定竞赛实施方案。
86名干警岗位不同、条线不一,不能一张试卷考所有,必须有所区分,既要赛出干警水平,又要体现针对性。这种情况下,考务组召集全院资深法官和业务骨干,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按照最接近实务方向命题,测评出干警真实业务水平。
“法律文书代表法院形象,必须用词准确、格式无误、事实清楚、争议焦点归纳到位,干警把握文书的能力如何?”“司法辅助人员有时需要撰写公文,能否做到紧跟政策、表述规范、逻辑清晰?”……沿着这些考察主线,一方面,考务组设置了文书纠错题目,在易错字、常见格式、规范性表述等方面设置若干错误,要求所有参赛干警在规定时间内找出错误。另一方面,准备刑事、民事、执行条线卷宗各一套,参赛法官助理根据岗位实际自行选择,在规定时间内撰写完成法律文书。
一个完整规范的办案闭环,除了高质量的法律文书,还有前端的庭审记录和后端的卷宗归档,抓住这两个端口,考务组针对书记员在竞赛中设置了速录技能和卷宗装订部分,要求书记员现场听录音、快归纳。
把握考务细节 确保各环节有条不紊
“要做到极致,不能出任何差错。”竞赛筹备期间,该院党组书记、院长张贝贝就对竞赛提出了明确要求。
竞赛涉及考场排布、监考监督、试卷收发、打分统计……每个环节都要充分考虑,确保万无一失。为此,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明确考风考纪、评分统计、后勤保障、宣传报道等组别和各自职责。
“所有参赛干警统一抽签、编号,试卷和答题卡上不能出现考生姓名。”“干警岗位不同,试卷也不一样,要让法官助理和书记员考试时分区域就座。”“考试结束后要对试卷现场封存装订,考纪组签字确认后统一评分。”“参赛干警的手机要统一上交,确保考试公平。”“文书制作要严格落实隐名规定,做好保密工作。”1月8日下午,领导小组再次召开会议,对考前各项工作进行再部署,小组成员开启“头脑风暴”,对竞赛每个流程和细节提前谋划,确保各环节衔接顺畅。1月9日下午,考务人员在各考场进行现场演练,做考前最后准备。
1月10日下午,竞赛动员会后,一场司法辅助人员之间综合实力的角逐,考验听力、脑力、眼力、耐力的技能“大比武”,“实力+心态”的全方位比拼,正式开始。
看听力:指尖舞清风 速录定乾坤
速录技能竞赛环节,参赛干警被直接切换至“庭审实景模式”,在不了解案情情况下,同步听打庭审录音并进行文字归纳。大家屏气凝神,认真倾听,比拼指尖“加速度”,凭借过硬速录功底和高度专注力,将庭审过程完整、准确记录,尽展扎实业务技能。
看脑力:笔端凝正义 文书展锋芒
法律文书制作环节,参赛干警在收到案件信息后,迅速梳理案件事实、归纳争议焦点、分析把握法律关系、明确适用法律条文。
看眼力:全身心“找茬” 文经我手无差错
文书纠错环节,参赛干警秉承严谨细致态度,逐字逐句研读,对当事人信息、错别字、规范性表述等全方位“体检”,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司法公正的细微瑕疵。
看耐力:卷宗巧梳理 规范筑根基
“分类、排序、核对、装订……”卷宗装订竞赛现场,参赛干警动作娴熟、一丝不苟,每个步骤细之又细。
赛后沉淀 共话成长进步路
竞赛不是目的,提升才是关键。
“通过全面检验,发现了自身的短板,后面要针对性提升。”“学习无止境,下一步要向成绩优秀的同事多学习。”参赛干警纷纷表示,通过同堂竞技,检视了业务能力上的不足,看到了与其他同事间的差距。大家表示,新的一年要增强责任感、危机感、紧迫感,开展常态化“充电”,加压奋进、自我提升、持续向前。(许飞跃 胡东海 记者 常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