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吴文珍 通讯员 耿笑)“谢谢法院,这么快就帮我们解决了纠纷。”日前,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法院诉调对接中心通过“法院+工商联”模式,成功调解了一起涉企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双方企业在线上签订调解协议后连连为法院工作点赞。
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某液压传动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液压公司”)与某传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传动公司”)签订了多份《产品订货合同》,由液压公司向传动公司提供自动调压器。后经双方结算,液压公司共向传动公司提供了价值1629960元的货物,但传动公司仅支付了1432700元。此后,液压公司多次向传动公司索款未果,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蜀山法院受理后,将该案推送至“总对总”平台(工商联商会调解服务平台),由平台指派给安徽省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驻蜀山法院工作站调解员进行调解。因“总对总”平台及时通过短信告知当事人案件进展,双方均对调解员表现出非常信任的态度,使案件沟通更加顺畅。
沟通中,调解员了解到,双方当事人私下已多次协商,但传动公司屡屡答应还款均未兑现,导致液压公司调解意愿较低。找准症结后,为妥善化解纠纷,调解员耐心劝说液压公司以调解方式处理纠纷,并主动向传动公司了解其实际经营情况和履行能力。得知传动公司确实是因为现阶段有资金困难,需要在其他项目上不断回款才能支付剩余货款的情况后,调解员居中协调,紧扣液压公司急于收到货款的利益关切点,成功促进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液压公司为传动公司减免部分货款,传动公司将一次性付完剩余所有款项。调解笔录完成后,调解员又引导双方在线上签订了调解协议,并向蜀山法院申请出具具有强制执行力的调解书。
该案是蜀山法院“法院+工商联”调解机制高效化解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以便捷公正的司法程序减少纠纷主体的诉累,不仅缓解了法院案多人少的压力,也最大限度减少对涉案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同时维持了企业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助推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为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