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奥萍)1月17日,记者从省检察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全省检察机关聚焦法律监督主责主业,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省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盛大友介绍,2024年,全省检察机关持续加大监督办案力度,共办理各类案件19.7万件,其中办理刑事检察案件13.2万件、民事检察案件1.2万件、行政检察案件1.1万件、公益诉讼案件0.7万件,33件案件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指导性和典型案例。
在刑事立案和侦查活动监督方面,全省检察机关持续完善与侦查机关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监督立案1364件、监督撤案5070件,监督立案、撤案数稳中有升,书面提出纠正侦查活动违法监督意见20856件,同比上升7%,其中纠正漏捕漏诉3222人。在生效裁判监督和审判活动监督方面,共提出刑事抗诉486件,采纳率80%,办案规模总体稳定;提出民事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575件,与省法院会商明确对拟不采纳再审检察建议案件纳入审委会讨论事项,再审改变率91%,办案质效持续向好;办理各类行政生效裁判案件864件,同比上升44%,提出行政再审检察建议后法院再审结果改变率连续两年为100%;提出刑事、民事、行政审判活动违法监督检察建议3001件,采纳率均在97%以上。此外,切实加强执行活动监督,建立健全“派驻+巡回+科技”工作机制,对刑事执行和监管活动严重违法行为,提出监督检察意见9420件,采纳率99.7%;加强对民事、行政执行实施行为、执行审查行为、执行制裁措施的全程监督,提出执行监督检察建议2405件,采纳率95.4%。
平安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去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持续助推平安安徽建设,加大力度惩治各类犯罪,共批捕各类犯罪23569人、起诉64915人;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坚持“严”的一手不放松,起诉严重暴力犯罪2471人,起诉涉黑恶类犯罪1071人,提出10年以上有期徒刑量刑建议692人;坚持发挥“宽”的教育作用,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12401人。同时,加大力度推进矛盾化解,构建检察环节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持续擦亮“温暖控申”工作品牌,扎实开展民事检察和解、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充分发挥公开听证、司法救助等制度作用,促成和解息诉3163件,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632件,推出“六尺巷检察听证法”“检‘茶’·‘枫’彩”等工作品牌。此外,深入开展类案分析,聚焦命案及预防机制建设、困境儿童保护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题调研,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1107件,采纳率100%。
聚焦助力法治安徽建设,全省检察机关强化与其他执法司法机关的相互制约、相互配合,协同推进“府检联动”,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劳动者权益保障、未成年人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部署14项重点工作,促进帮助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依法规范履职;扎实开展促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督察监督工作,督促各级政府兑现资金3.9亿余元,助力诚信政府建设。协同推进行刑双向衔接,依法督促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652件;对依法作出刑事不起诉但认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案件,向行政主管部门发出检察意见3686件,既防止有罪不究,又消除追责盲区。协同推进反腐败斗争。持续推进执纪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机衔接,起诉职务犯罪874人;深入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重点惩治多次行贿、向多人行贿,起诉行贿犯罪129人,同比增长27.7%;加强和规范检察侦查工作,直接立案侦查徇私枉法、滥用职权等犯罪7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