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记者从宣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宣城市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任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抓产业、强招引、稳增长、惠民生,加力落实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全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三次产业协同发展,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据介绍,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053.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6.6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907.5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959.4亿元,增长4.6%。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经济总量2010年、2015年分别突破500亿元、1000亿元,2024年突破2000亿元,达到2053.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8万元,经济能级和人均水平都跨上了一个标志性台阶。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超320亿元、工业增加值超72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880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突破3100亿元。
主要指标增速逐季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由一季度4.9%提高到5.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一季度6.2%提高到8.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由一季度12.3%提高到1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由一季度3.5%提高到4.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上半年的5%提高到6.5%,其中工业投资增速由上半年3%提高到11.6%,制造业投资由上半年下降3.8%转为增长5.6%。
产业结构趋优向好。2024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9.1%、44.2%、46.7%。分产业看: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79家,企业数占全省比重7.9%,居全省第6位;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9.3%,居全省第2位。工业主导产业贡献突出,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产业和新能源产业两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18.5%,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28.2%,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近五成。服务业规模扩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十三五”末提高3.8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0.5%,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1%,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7.9%。
创新驱动力显著增强。创新主体不断壮大,2024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达85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7.8%,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2.8%。专利授权量和拥有量大幅增长,全年共获授权专利7178件、比上年增长26.5%,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6.3件、增长15.9%。
新增企业拉动作用明显。2024年,全市共新增“四上”企业520户,其中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3户,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9个百分点;新增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50户,拉动建筑业总产值增速6.9个百分点;新增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126户,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5.4个百分点。(梅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