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和县赵集乡有一股独特的力量正在悄然促进着乡村社会和谐的变化,那就是“和”字品牌下的“和事老”与“和大嫂”志愿服务队。2月25日上午,双龙村发生一起因耕地边界引发的纠纷,当日 ,“和大嫂”王丽在走访王酒坊自然村时,发现王某停与邻居正在激烈的争吵,王丽上前了解情况,王某停称,因全家外出务工,将耕地交由哥哥耕种。春节返乡,发现邻居小麦种到自家地里。其邻居称王某停地头的树长大后,枝干影响了自家庄稼生长,双方各执一词,情绪激动,互不相让。面对这一局面,王丽迅速而出,严厉地制止道:“别吵了,乡邻乡亲的有事好商量,大家都围在一起看你们争吵不嫌丢人吗?你们拿土地确权本,我联系‘和事老’给你们重新丈量……。”简单的几句话,稳住了双方的情绪,平息了怒火。
随后,王丽联系该村“和事老”与双方当事人一同前往实地查看。从邻里和谐的角度出发,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地做双方思想工作。经过劝解和丈量双方土地,双方怨气逐渐消散。在“和大嫂”提议下,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等麦收后,王某停把树木卖掉,且双方今后不再地头上栽树,为避免以后再发生纠纷,在原有地边界的基础上,各自让出10厘米作为边界,在“和事老”与“和大嫂”共同努力下,仅仅用2个小时,这起纠纷便得到了妥善化解,原本剑拔弩张的两家最终握手言和。
谈及调解工作,王丽感慨地说:现在群众之间矛盾纠纷大多是土地边界、邻里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如果不及时化解就变成大矛盾纠纷。现在家庭都是女同志当家,我们“和大嫂”参与调解沟通起来方便。“和事老”丈量耕地比我们有经验。
为进一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从源头预防化解矛盾纠纷,赵集乡创建“和事老”“和大嫂”志愿服务品牌。这一“和”字品牌汇聚了一批责任心强、威望高、有奉献精神且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服务队。调解纠纷时,“和大嫂”凭借女性细腻的情感和善于沟通的特质,能够更好地贴近群众,倾听诉求,安抚情绪;“和事老”则凭借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对土地等事务的熟悉,在处理涉及土地丈量等实际问题时发挥着关键作用。
目前,全乡46名“和事老”134名“和大嫂”主动作为,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成为化解矛盾纠纷的主力军,通过他们的努力,许多潜在的矛盾纠纷在萌芽状态下便得到及时化解,切实维护了辖区社会治安和谐稳定。(李梅 记者 聂学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