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张青川 通讯员 赵军婷)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在合肥举办2025年度全省执法大练兵暨执法稽查业务培训班。此次培训标志着新一年生态环境执法能力建设全面启动,来自全省生态环境执法系统的业务骨干参加培训。
开班仪式上,省生态环境执法局主要负责同志指出,本次培训是贯彻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和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生态环境执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的具体实践。会议强调,全省生态环境执法队伍要把握"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关键节点,通过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推动执法效能持续提升。
会议对全年执法工作提出三项重点要求:一是规范涉企执法,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严格执行"五个严禁""八个不得"纪律要求,在坚持"双随机、一公开"基础上,创新采用信用监管、触发式监管等新型执法模式。对符合《安徽省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罚清单》的企业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二是聚焦重大违法,保持环境监管高压态势。重点打击生态环境部明确的6类重大环境违法行为,对弄虚作假、偷排偷放、无证排污、超标超总量排放、不正常运行治污设施、未落实重污染天气管控停限产措施等6类违法行为进行动态监管,形成震慑。三是强化科技赋能,构建非现场监管新格局。加快推进"安徽省生态环境非现场监管平台"建设,整合排污许可、自动监控等12类业务系统数据,打造"一企一档"智能档案库。平台将同步部署"皖政通""皖企通"双端应用,实现问题发现、案件办理、整改监督全流程线上闭环管理。据悉,正在开发的非现场监管平台具有三大创新突破,部分功能已上线运行:一是平台由省生态环境厅建设,省、市、县分级部署,企业共享共用。实现问题发现、线索推送、固定证据、文书制作、整改监督等环节的全流程非现场监管;二是平台融合了自动监测、排污许可、视频监控等10余个系统,智能分析环境问题,及时推送企业,提示违法风险,加快整改;三是实现皖政通、皖企通数据互通,企业通过皖企通反馈整改等情况,实现企业“零跑路”。
会议要求各地市生态环境部门以此次培训为起点,统筹推进执法大练兵与日常监管工作,着力提升执法规范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参训人员表示,将通过系统学习最新政策法规和智慧执法技能,在2025年执法工作中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