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柔肩担正义 巾帼绽芳华
来源:殷意智 阅读量:10000 2025-03-07 16:09:50

在省庐州女子监狱的高墙内,有一群身着藏蓝的“铿锵玫瑰”,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坚韧,用专业与温情书写着监狱事业的华章。在第11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近这群最可爱的人,聆听她们用坚守与奉献诠释的“最美”誓言。 

岁月铸就忠诚警魂——司凡明

img1

警务督察室主任司凡明从警42年,扎根基层30多年,工作上,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将人生最宝贵的时光献给了她挚爱的监狱事业。从初入警营的忐忑到如今的从容,她用脚步丈量过无数个监管日夜,用谈心谈话倾听服刑人员的悔恨与渴望,用女性特有的共情力打开服刑人员心结。谈及坚守,她感慨:“每当看到她们重获新生,所有的付出都值得。”这位“银发”警花用半生时光扎根基层,诠释了女性民警独有的坚韧与细腻,用真诚质朴的人格魅力和无言的热爱沁润着无悔的岁月。如今她仍然坚守初心使命,用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散发着温暖的光,如同高墙内永不褪色的春日暖阳。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陈秀红 

img2

 “用爱与责任描绘希望的图景,引导她们走向正途。”陈秀红扎根基层33年,创新“情景剧疗法”,将服刑人员的犯罪经历改编成情景剧,让她们在反思中“破茧成蝶”。“节假日坚守岗位是常态,但看到她们重获新生,我无怨无悔。”陈秀红用33年的时光,在高墙内播撒法治的种子。她坚信真正的传承,是让警徽的光芒穿透迷雾,她秉承“传心传技传担当”的师道,培养的30余名徒弟中,已有10人成长为监区骨干。

 独具匠心展担当——姚园园

img3

 “我们是迷途者的灯塔,用温暖与坚守指引归家方向。”姚园园担任第十二监区党支部书记,工作20年,她把最美的年华献给了这片特殊的土地。二十年间,她已从青涩的“小姚”成长为监区的“姚大”。工作期间,她深入研究女性顽危犯教育改造方法,以女性独有的细腻,采用“四维八法”的转化技巧,使众多女犯实现了蜕变。同时她还积极深入校园普法,她的普法课独具魅力、深受欢迎,被监狱重点打造为“金牌课堂”。二十年如一日,她用无私的奉献诠释巾帼不让须眉的担当。

薪火相传铸警魂——李娜

img4

 “我本是一块粗粝的矿石,是师傅以十年磨刃的耐心,一锤凿去我的浮躁虚妄,一锉修出专注的棱角。”第十三监区监区长李娜入警8年,师从陈秀红等前辈,从半夜十二点的安全巡查到监区的精细化管理,她将师父的“绝活”一一学到手,传承“夜间巡查零死角”“顽危犯转化十二法”等绝活。青出于蓝胜于蓝,她创新“三查一谈”制度:晨查内务卫生、午查行为规范、夜查安全隐患、常谈重点人员。她善于发现罪犯的改造激励点,连续四年手写改造寄语卡,因人施教,鼓励罪犯改造。她还习惯用日记记录罪犯改造点滴,被称作“监区活档案”。李娜说,一路走来,她满怀感恩,今后她将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用柔肩扛起法治重担,用大爱点亮新生之路。

 青春筑梦绽芳华——赵杰

img5

 “用女性的细腻和坚韧化解改造坚冰。”赵杰从警8年,专攻未成年女犯和老病残犯的教育改造,个别谈话、心理疏导,无数个日夜,她穿梭在监区,用女性特有的细腻和坚韧,倾听罪犯们的心声,给予他们温暖与希望。她巧用“心灵树洞”信箱,累计回复百余封来信,帮助未成年女犯化解心结;她设计的“康复训练操”帮助老病残犯重拾改造信心。“藏蓝警服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赵杰说,八年从警路,有心酸,有泪水,但更多的是感动与欣慰,赵杰的日记本里贴满罪犯手绘的感恩卡,她说:“这些‘特殊礼物’让我明白,所有的付出都有意义。”

以柔克刚守平安——岳苗苗

img6

作为95后监区民警,第九监区青年民警岳苗苗用温柔镌刻法治温度。在教育改造罪犯中,她耐心谈话,用爱心传递真诚关怀;在日常巡查中,她善于捕捉罪犯细微情绪变化,主动化解矛盾;她独具匠心,带领罪犯策划编排的心理剧,连续两年获得监狱一等奖;在“徽文化”监区的建设中,她积极联系徽州鱼灯传承人,向罪犯讲述徽州鱼灯的文化内涵和制作工艺。

从晨曦到夜幕,从青春到白头,省庐州女子监狱的女警们用柔肩扛起法治重担,用大爱点亮新生之路。她们是高墙内的“园丁”“灯塔”“匠人”,更是新时代政法战线上最动人的风景。在这个属于她们的节日里,向所有坚守岗位的“巾帼卫士”致敬!愿她们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继续书写属于监狱女警的荣光篇章!(殷意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