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司法厅通报了2024年全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结果,淮南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一案卷入选。据悉,淮南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案卷已连续两年获评全省优秀。
本次案卷评查的范围是2023年度内安徽省各行政执法单位办结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案卷,涉及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文化旅游、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农业等多个重点执法领域,从全省数十万份案卷中初选5500余件、复选70件,最终淮南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七大队办理的“淮南市某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擅自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内埋设管线(道)设施案”脱颖而出,获评全省优秀。
近年来,淮南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深入推进“交通执法123”新模式落地见效,积极探索创建“党建+执法+服务”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交通运输执法事业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提升交通执法质效。每年举办党建和业务综合培训暨军事训练班,对全员进行集中封闭培训,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每季度开展“数字交通执法”考评,将执法办案、案卷制作等作为重点考评对象。每月对案卷开展自查自评、每季度随机抽取案卷开展互评互查,以评促学、以评促改,截至目前已累计评查卷宗3000余份。
模式创新化。全面推行“轻微免罚”“承诺轻罚”制度,推广“说理式”执法新模式,办理“轻微免罚”案件504件、“承诺轻罚”案件179件,依法减免相关罚款60万余元。搭建出租汽车监管平台,升级改造市区2900余辆出租汽车车载智能终端,在火车站、高校周边等9个重点区域安装视频监控探头33个,提升科技执法监管水平。创新打造执法案件远程处理APP,通过非现场远程执法模式破解异地违章“处理难”问题。
普法品牌化。创办“法治讲堂”,邀请省交通运输厅、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局专家、资深律师、法官等专题授课,已举办77期。开设“鹏哥说法”99期,从基本案情、调查与处理、法律分析、教育引导等方面进行释法说理。开办“娟娟学法”455期,引导干部职工广泛学习交通运输执法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开展“执法体验周”“基层站所开放日”“送法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等普法活动1600余场次。加强与高校交流合作,与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师范学院等高校联合共建“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和“法治研学基地”,分批选派50余名大学生赴淮南支队交流实习。
服务多样化。打造工会驿站、船员驿站、货车驿站和交通运输执法便民服务站等,为往来人员提供包括便民药箱、政策咨询、临时休息、充电等在内的二十多项服务,累计服务群众超过4000人次。打造“交通执法为民服务台”品牌栏目,宣传行业政策法规,曝光违法违规典型案例,以案说法、主动接受监督,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解答热点难点问题,累计播出800余期。创新打造“8212328交通失物找寻处”和“8312328交通司乘纠纷调解处”服务品牌,累计帮助群众找寻失物3200余件,累计调解司乘纠纷3800余起,收到群众致谢锦旗150余面。
自淮南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正式运行四年以来,先后荣获交通运输部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全国先进”“全省先进”;全省“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连续两年在全省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检查中排名第一,连续三年荣获全省治超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第一名;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支队党委书记、支队长宫传宝被评为安徽省2022年度“十大法治人物”及首届全国交通运输“政务事业类十佳优秀文化品牌带头人”;创新打造的“执法+服务”监管新模式被评为“2022年度安徽省行政执法十件大事”,“交通执法为民服务台”品牌入选淮南市2023年度十大“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2023年4月10日、2024年10月18日,中国交通报分别以“深入人心打造交通综合执法淮南样本”“淮南交通执法打造“党建+执法+服务”安徽样本——联动畅道路 实事惠民生”为标题,整版、头条报道了淮南支队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效。
下一步,淮南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将以此为契机,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不断提高执法人员法治素养和业务水平,全面提升执法质效,为助推淮南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执法保障!(王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