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淮北市相山区法院获悉,该法院认真贯彻淮北市中级人民法院“走在前列 争创一流”行动方案,不断加大执行力度,优化工作机制,创新执行举措,强化科技赋能,推动切实解决执行难,实现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让更多“纸上权益”变成“真金白银”。2024年,共受理执行案件2399件,执结2253件,执行到位金额3.39亿元。
闻讯而动,移动执行打破时空壁垒。坚持需求导向,打造移动办案平台,车辆配备外网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等移动办公设备,并设置被执行人“临控区”,将办公室“搬”至执行现场,为执行干警提供伴随式高效服务;为执行干警配备移动执行终端,与法院内部系统连接,推动线下执行和线上系统有效对接,实现实时移动办案、现场快速执行、信息实时共享、执行过程留痕。2025年春节前夕,执行干警收到当事人反馈线索,被执行人可能在天津市北辰区某工厂联系业务,执行干警随即与北辰区法院联系申请执行协助,并携带移动执行终端前往拘传。在北辰区法院执行局配合下,执行干警成功拘传被执行人刘某,并通过移动执行终端联系申请人、查阅卷宗、核对剩余债务金额,最终在执行干警的倾力调解下,双方当事人通过移动执行终端在某工厂现场签署了执行和解文书并入卷,执行干警当日返回。聚焦效能导向,突破传统“坐堂问案”方式,变被动执行为主动出击、流动执行,“不是在路上,就是在执行现场”成为执行干警工作的真实写照,通过全天候深入基层,即时接收线索,循环排查线索,实地走访调查,全力查人找物,2024年以来,共开展线下调查5500余次,外出异地调查200余次,推动执结案件1500余件,助力执行质效全面提升。
精准出击,专项执行直击难点堵点。扎实开展“徽动执行”集中统一行动,针对涉企业、民生、金融等重点案件开展专项行动11次,执行到位金额1569万元,邀请22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程参与见证执行。发挥“关键少数”示范带头作用,每月组织“院长执行日”,瞄准“骨头案”“钉子案”,“一把手”深入执行一线亲自调度,2024年以来,共开展“院长执行日”15次,拘传140人,拘留30人,采取搜查249次,实际执结案件119件,执行到位金额1047万元。依托“院长执行日”,聚焦“难案攻坚一批、精准查控一批、失信惩戒一批、正向激励一批、加快处置一批、系统化解一批”六个方面,创新开展 “六个一批”专项活动,执行到位率、执行完毕率等核心指标均位居全省法院前列。严厉打击规避执行、抗拒执行行为,利用凌晨和夜间特殊时段开展突击执行,常态化开展“凌晨执行”“夜间执行”152次,执行到位金额950余万元。
持续发力,科技赋能助力减负增效。全力推进信息化与执行工作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执行案件信息进行多维度分析研判,编制执行地图,实时录入、逐项标注被执行人详细住址、基本身份信息及相关案件信息等,并通过执行地图规划最优执行路线,实现执行案件信息可视化、被执行人定位可视化、执行路线可视化。派遣专人赶赴现场、细化绘图,根据案件执行情况动态调整,执行地图共标记1326名被执行人位置信息,覆盖16个省、直辖市、45个县区、158个乡镇(街道)、337个社区(行政村)。建立区块执行包干工作责任体系,在执行地图上标注目标任务及案件进度,通过倒排工期推动区块执行一体开展、共同推进。优化执行管理调度,深度运用移动执行APP、移动执行单兵设备等现场执行指挥系统,实现执行事务实时沟通、可视化监控及远程指挥调度等功能,切实提升执行效率。
有警必出,快速响应兑现胜诉权益。推动“移动执行”与“执行110”有机结合,形成“攻守结合”执行模式。建立健全“执行110”运行工作机制,制定《相山区人民法院“执行110”运行工作实施办法》,细化工作职责、运行流程、值班纪律及后勤保障等内容,确保机制运行依法规范高效。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实现24小时值班备勤、快速出警、精准打击,确保执行线索有效处置,2024年以来,共接听电话591次、出警 764人次、司法拘传280人,扣押车辆 51台,达成执行和解216件。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加强与公安、银行等部门的协作配合,2024年以来,公安机关协助查找被执行人3000余人次,银行协助冻结、划拨被执行人账户资金8300余万元;深化跨区域执行联动协作机制,2024年以来,接到兄弟法院异地拘留协助申请7次,成功异地拘留被执行人1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6件,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联动执法工作合力。(赵正溪 邬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