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服务在防灾减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推动保险服务更好地服务民生,积极践行金融为民理念,省消保委联合省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保险3·15服务消费指南,为消费者提供通俗易懂的消费知识。
明白四类“人”、三种“钱”
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之前需明白保险中常见四类“人”:投保人,购买保险并承担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被保险人,受保险合同保障的人;保险人,是指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受益人,出现保险事故后,根据保险合同约定可以领取保险金的人。明白三种“钱”:保险费,投保人每次要交多少钱;保险金额,指出现保险事故后,保险公司约定赔付多少钱;现金价值,指人寿保单(长期人身保险合同)中的退保金额。当投保人在犹豫期后因故解除合同,保险公司按合同约定给付的退保金。
广大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认真阅读,明白购买的保险保什么不保什么,即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保险责任是指在保险合同中载明的,对于保险标的在约定的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人应承担的经济赔偿和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一般都在保险条款中予以列举。而责任免除是对保险人承担责任的限制,即除外责任,是保险人不负赔偿和给付责任的范围。
了解保险“双录”
为了让消费者更全面、更规范、更省心地了解所要投保的人身保险产品,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规范人身保险销售行为,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省消保委还提醒广大消费者在安徽省辖内的人身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保险兼业代理机构等各类保险机构投保人身保险产品,都要进行“双录”。“双录”即对人身保险产品销售过程关键环节进行现场同步录音录像,主要包括征求投保人同意、证件出示、产品介绍、单证签署等环节,涉及保险责任、保单权益等重要事项。请广大消费者认真对待,如实回答问题并确认相关事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根据原安徽银保监局《关于全面推进人身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的通知》,自2023年5月1日起,消费者在安徽省辖内投保人身保险产品将“全面双录”。个人消费者投保保险期间超过一年的人身保险产品,包括保险期间不超过一年但保证续保的人身保险产品,均需“双录”。其中,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等政策性保险、团体保险无需“双录”。
注意保险条款关键期
保险条款的关键期包含犹豫期、等待期、宽限期和复效期。犹豫期是当投保人收到保险合同后,在规定时间内,若不接受保险合同中的相关内容,可以撤回投保请求,退回全部保费。犹豫期一般为10天或15天,但并不是每份保险产品都有,需根据合同条款确定。等待期又叫保险观察期,是指自被保险人获得被保资格之日起计算的一段时间,经过该段时间后,保险人才对保单约定的保险事故承担保险责任。在此期间,尽管保险合同已经生效,被保险人已获得被保资格,但保险人并不承担给付保险金义务。一般寿险或重疾险的等待期在90天或者180天,医疗险的等待期通常在30天,意外伤害险则没有等待期。若投保人未按时续交保费,保险公司将给予投保人一段时间的宽限期限,即宽限期。只要在宽限期内,及时补缴,合同依然生效;但在宽限期内发生事故,保险公司虽会承担责任,却会扣除相关费用。一般情况下,宽限期为60天。复效期指从宽限期失效日起算,一般有两年时间,两年时间内,若投保人与保险公司对恢复保险合同决定达成一致,则可以在补缴拖欠费用的基础上保持保险单生效状态。若逾期超过两年,该保单将永久失效。
报案及理赔注意事项
那如果消费者进行报案又要注意些什么呢?省消保委提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保险代理人,出险人的亲戚、朋友均可通过电话报案(拨打保险公司电话服务中心号码)、上门报案申请理赔,有公司也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报案,具体情况可咨询投保的公司。报案时应当说明报案人姓名、与被保险人关系、报案人联系地址、电话、其他联系方式;出险人姓名、身份证号码(或其他身份证明名称及号码)、联系地址、电话、其他联系方式;出险情况(包括出险时间、出险地点、事故原因、出险经过、出险结果等)。
保险理赔是一种依照保险合同进行的履约行为,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需注意每份保险都有特定的保险责任,只有在保险合同约定责任范围内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公司才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保险事故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如被保险人投保了分红险,因疾病住院申请理赔,但因该险种的保险责任中不含医疗保障,自然得不到赔付。保险事故属于责任免除条款中已明确列明不赔付的项目,如两年内自杀等。少数投保人弄虚作假谎报保险责任事故,夸大事故损失程度或故意制造保险事故,企图骗取保险金的行为,保险公司查清事实后可拒赔。在投保时没有明确告知被保险人的一些健康情况与经济情况(这些情况通常对保险公司作出是否同意承保或以何种方式承保的决定有影响),即瞒报被保险人健康情况,保险公司也不承担赔付。他人代签名,保险合同中有重大疾病保险条款责任免除等其他情况,保险公司也均不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
解决保险合同纠纷
消费者在购买保险后,当保险合同当事人双方出现争议该如何处理呢?目前大致有四种解决方式供消费者选择:协商,合同双方在自愿、互谅、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对所争议问题达成一致意见,自行解决争议的办法。调解,当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时,客户可以向安徽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或安徽省各地市保险纠纷调解组织提出调解申请。仲裁,由仲裁机构的仲裁员对当事人双方发生的争执、纠纷进行居中调解,并做出裁决。仲裁机构主要是指依法设立的仲裁委员会,它独立于国家行政机关,而且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仲裁裁决一裁终结,具有法律效力。诉讼,保险合同当事人的任何一方按法律程序,通过法院对另一方当事人提出权益主张,由人民法院依法定程序解决争议、进行裁判。我国现行保险合同纠纷诉讼案件与其他诉讼案一样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二审法院的判决裁定一经做出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对二审判决还不服的,只能通过申诉和抗诉程序申请再申。
省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在购买保险时厘清自身保障需求,真正了解产品及相关注意事项,真正做到明明白白买保险。(本网见习记者 谢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