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张青川 通讯员 李连山)为创新推动非遗文化传承,厚植生态文明理念,日前,明光市张八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动镇文旅中心、镇中心幼儿园,推出“植物拓染,把春天‘袋’回家”特色活动,将非遗技艺与环保教育有机融合。40余位小朋友在敲拓春色、定格自然的实践中,感受传统手工艺魅力,共筑绿色生活意识。
自然为媒,非遗技艺焕发新生机:活动以“零化学添加”的植物拓染技艺为核心,非遗传承人刘老师现场演示如何通过采集花草、布局构图、敲击转印等步骤,将春日的二月兰、三色堇等植物形态永久留存于帆布袋上。孩子们在“咚咚”的敲打声中,亲历古代印染智慧,目睹植物汁液在布料上晕染出灵动图案,直观理解非遗“取之自然、回归自然”的环保精髓。
双向赋能,传统文化嫁接现代理念:区别于传统非遗展示,活动特别选用可循环使用的帆布袋为载体,让古老技艺与现代低碳生活理念碰撞:一方面,植物拓染的天然染料工艺呼应环保主题;另一方面,实用文创成品使非遗从“展览品”转化为“日用品”。幼儿园儿童举着亲手制作的拓染布袋雀跃道:“这是我‘种’在袋子上的春天!”
长效培育,文化传承扎根社区土壤:张八岭镇持续探索非遗活态传承路径,已形成“非遗进校园+亲自体验+社区传播”三级体系。此次活动不仅让孩童感知传统文化温度,更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参与绿色实践。镇文旅部门表示,未来将围绕二十四节气开发草木染、蓝印花布等系列课程,让非遗技艺成为社区文化认同的纽带,持续激活乡村振兴中的文化能量。
这场充满草木清香的春日之约,既让非遗技艺走出历史课本,又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在孩童心田播下文化传承与生态文明的种子,彰显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鲜活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