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量体裁衣”化解千万工程款纠纷
来源:通讯员 刘克永 记者 吴文珍 阅读量:10000 2025-03-19 11:46:21

本网讯(通讯员 刘克永 记者 吴文珍)“没想到短短一个多月,难题就解决了,真是既省时又省钱!”日前,淮南市田家庵区人民法院涉企审判团队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仅用时45天高效化解一起标的额2900余万元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赢得了双方当事人的高度赞誉。

2022年,原告某建设公司与被告某科技公司签订某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某建设公司承包案涉项目厂房土建及水电安装。后双方又签订《补充协议》,由某建设公司承包案涉项目土建及水电安装、室外附属工程等。项目完工后,双方对案涉工程量、工程价款进行最终确认,结算金额为6380万元。按约定,某科技公司需要支付合同价90%进度款,而某科技公司仅支付2800余万元,双方协商未果后,原告起诉至田家庵区法院。尽管双方都表现出调解意愿,但由于工程结算长期悬而未决,矛盾始终未能有效化解。

承办法官在庭前审查中发现,若按常规程序启动司法鉴定,不仅需要长达数月的等待周期,还需支付高达数十万元的鉴定费用,这对于本已承受资金压力的涉诉企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涉企审判团队迅速开启商事纠纷“绿色通道”,承办法官通过“背对背”调解机制,多次组织双方企业进行隔离式磋商,耐心引导双方梳理争议焦点。

“现在完成结算,不仅能避免鉴定成本,还能让企业资金链早日恢复生机。”在法官的耐心释法明理与真诚劝说下,双方终于放下芥蒂,开始逐项核对施工资料。审判团队同步建立“日跟进”机制,线上线下双管齐下,促成双方完成工程结算。经确认,该案工程结算价为6380万元,扣除已付款及未到支付节点的价款后,双方确认应付工程款2915.2万元。3月7日,随着双方在调解协议上签字盖章,该起纠纷圆满画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