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人民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时代内涵,努力构建案例培育领导、发现、撰写、效果检验及考核“全周期”模式,推动案例培育“量”的持续上升,“质”的不断突破,以“育好案”助力“办好案”,实现案例培育上有特色有典型,法律监督上有实效有质效,队伍建设上有骨干有专家,干事创业上有激情有担当,推动更多“检察元素”融入“发展要素”。
该院先后有15件案件入选各级各类典型案例,其中1件入选最高检脱贫攻坚典型案例、1件入选最高检行政非诉执行监督典型案例、1件入选最高检公益诉讼“千案展示”、5件入选全省检察机关典型案例。先后有1个集体获得国家级表彰,20个集体获得市级以上表彰,6人次获得国家级表彰,39人次获得市级以上表彰。先后获得全国“节约型机关”、全省检察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优秀集体、全省洗钱犯罪专项打击先进集体、安徽省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优秀奖。全市检察工作综合考评连续3年位列全市前2名。涌现出全国模范检察官、中国好人王敏,培育出全国检察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优秀个人、全国检察机关案件质量评查标兵型人才、全省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能手、全省检察机关民事检察业务能手、全省大数据“办案明星”、全省优秀办案检察官,9人入选安徽省检察机关各类人才库,荣获“苏区法制研究论坛”全国一等奖,检察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党组+党支部+党员” 把准案例培育“航向标”
党组有力领导,实施“双一工程”。该院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作为“一号工程”,把案例培育作为实施“一号工程”的“一把手”工程,成立以党组书记、检察长任组长的案例培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4个案例培育工作专班。坚持党建与案例培育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把案例培育纳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汇报。开通“智慧党建”云平台,全景展示案例培育成果,以案例培育成效检验党建工作成果,荣获2023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党支部有为组织,开展“双星争创”。该院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4个案例培育工作专班分设于3个党支部。出台《舒城县检察院“创旗争星”活动实施方案》《舒城县检察院目标与绩效考核实施办法》,把案例培育作为评选“星级”党支部、“季度之星”干警重要评价因素。2021年以来,3个星级支部实现案例培育全覆盖、5名“季度之星”培育出7个典型案例,党支部建设有抓手、干警素能有提升、案例培育有成果。党员有效落实,组建“双员架构”。该院3名党支部书记(均为业务部门负责人)兼任4个案例培育工作专班负责人,择优确定4名党建工作思路清、带头作用发挥好、守正创新意识强、检察业务素能优的员额检察官为案例培育工作专班副职,“3+4”案例培育双员架构打破部门案源信息壁垒、职能壁垒,突出案例培育“全院一盘棋”,实现案例培育工作上水平、检察工作上台阶。2023年度在六安市人民检察院通报的43项普通刑事检察单项考核中,该院有35项位居前列,检察整体工作实现提档升级。
“关键点+关键人+关键案” 画好案例发现“同心圆”
检察机关80%的案件在基层。该院从“统一思想认识关键点、紧盯执法办案关键人、盯紧行业系统关键案”,把牢案例培育主攻方向,画好案例发现“同心圆”,丰富案例培育“种子库”。统一思想认识“关键点”。将最高检、省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汇编成集,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检委会、检察官联席会学习“活教材”,掌握最高检、省院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的不同结构、内容、类型等要求,把准案例培育“国标”“省标”。常态化举办检察官上讲台,每季度舒检青年大论坛,每半年疑难案例精解研讨会,开阔办案思路,统一办案尺度,凝聚典型案例是办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思想共识。紧盯案例发现“关键人”。发挥“头雁效应”,院领导实质化参与办案,2021年以来,入额院领导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479件。落实案件发现、培育、报备机制,会同案例培育工作专班共同育好案例“种子”,成功办理了六安首例“自洗钱”案件并入选全省检察机关典型案例。2021年以来,入额院领导发现并成功培育典型案例12件,占80%。盯紧行业系统“关键案”。围绕党委重点工作、群众急难愁盼、县域特色产业能动履职,注重从重大疑难、复杂、新类型、新罪名“种子”案中筛选出“好案”,4个案例培育工作专班组建4个“案例池”,丰富案例培育源头活水。围绕住宅小区电动车充电乱象和保健品市场乱象,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入选舒城县年度消费维权十大典型案例。
“事实关+证据关+法律关” 夯实案例撰写“压舱石”
典型案例撰写是一项兼具基础性、综合性工作。该院始终围绕事实关、证据关、法律关,探索“五精”标准、“四审”把关、“三环”督导的案例撰写、审核、督办“五四三”工作法,不断夯实案例撰写的质量和效率,提高案例培育成功率。严守“五精”标准。细细打磨“种子”案例撰写的每一组成部分,按照标题名称“精典”、关键词“精炼”、要旨核心“精准”、基本案情“精简”、典型意义“精粹”的标准,做好案例标题、关键词、基本案情、检察履职、参考价值等提炼。如围绕“认罪认罚”“轻罪治理”等关键词,提炼体现检察机关“三个善于”能动履职的典型案例。严把“四审”程序。该院严格落实案例撰写“四审”制,围绕“五精”标准要求,从案例事实、证据、法律三个方面检验案例撰写质量。即,由案件承办人撰写案例初稿,交部门会议初审,经案例培育工作专班复审及检察官联席会三审研判后报检委会最终审定。严格“三环”督导。该院积极构建“部署+督促+反馈”案例撰写“闭环”督导机制,从案件受理甚至提前介入阶段就谋划部署撰写,并做好案例撰写进度跟踪、督促,根据“四审”结果及时修改反馈,提升案例撰写质效,实现办结一案育成一件效果。
“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 检验案例成效“试金石”
为大局服务,聚焦政治效果。该院把一切检察工作“从政治上看”落实到案例培育各环节。推动“河湖长制+生态检察官”协作机制落实,出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举报奖励办法》,1起生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全国检察机关“千案展示”案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起行政诉讼执行监督案例入选最高检“发挥行政检察职能助力脱贫攻坚典型案例”,1起刑事申诉实质性化解司法救助案、1起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司法救助案被省院评选为典型案例。为人民司法,聚焦社会效果。强化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向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这一更高目标迈进。一起持续21年的行政争议案件成功化解,实现“案结事了政和”,该案获评全省检察机关“加强行政检察监督 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专项行动优质案件。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检察官定点联系乡镇机制,22名检察官对口联系21个乡镇和1个开发区,检察官定点联系乡镇工作荣获全市“法治为民办实事”优秀项目。落实企业家约见检察长制度,主要负责人坚持每月走访企业、检察官每季度深入乡镇全覆盖,以高质效检察履职保障民生福祉。为法治担当,聚焦法律效果。聚焦法律监督主责主业,综合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一体推进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成功办理施某某职务犯罪“自洗钱”案件,入选2021年安徽省贪污贿赂洗钱典型案例。探索“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社会治理”监督模式,张某某等三人重大责任事故案入选2021年《安徽省危害安全生产典型案例》。以数字检察战略赋能案例培育提质增效,成立6个数字检察工作小组,围绕案例研发8个大数据模型。“利用假离婚拒不执行裁判法律监督模型”在全省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评审会上荣获优秀奖,也是唯一以县区院署名的获奖模型。
“清单式+赛马式+捆绑式” 丰富案例考核“工具箱”
该院把正向激励引导作为案例培育的“助推器”,既“奖”好案,也“讲”好案。考核内容“清单式”。年初制定部门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明确任务内容、完成标准、实现期限,实行“个人+部门”年度目标任务申报制,将案例培育作为个人、部门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必设项目,个人不少于1件、部门不少于2件。考核方法“赛马式”。出台《舒城县检察院信息、调研、宣传工作奖励办法》,将案例培育提升一档奖励。每季度将案例培育情况单独考核,实行部门与个人综合排名,张榜公布,及时兑现奖励。考核结果“捆绑式”。把案例培育成果及社会效果作为部门及检察官、检察官助理、司法行政人员和书记员“四类”人员绩效考核评价综合加分项,增大赋分权重,作为评先评优、表彰奖励、职务职级晋升重要参考,调动案例培育能动性。1起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案荣获“新时代检察故事汇——检察官讲述办案故事”三等奖,释放案例培育价值最大化。
舒城县检察院以案例培育为抓手,一体推进检察党务、业务、队伍和基层基础建设,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番变化、一年一步跨越,以点带面推动检察工作整体提升,检察事业呈现全面高质量蓬勃发展态势。(本网见习记者 谢晴雨 通讯员 曹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