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 周莹莹)手牵手共绘发展“同心圆”。3月27日,记者获悉,为深入贯彻《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来自沪苏浙皖的10个城市司法局签订《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城市一体化高质量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走廊和重要创新策源地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
据悉,10个城市包括上海市松江区,浙江省嘉兴市、杭州市、金华市、湖州市,江苏省苏州市,我省宣城市、芜湖市、合肥市、六安市。合作协议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旨在推动G60科创走廊城市法治政府建设实现全国率先突破、区域协同突破、全域整体突破,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效能,强化法治服务、规范、促进与保障功能,努力建设全国法治政府建设新高地、现代化城市群法治协同发展共同体、法治护航科创发展示范区。各方秉持服务大局、优势互补、改革创新的原则,在6个方面加强合作。
营造更加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跨省“一网通办”,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依法落实社区矫正对象外出请假和经常性跨市县活动审批。
建立更加贯通的规章制度体系,统筹涉及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立法项目、政策文件的立项安排,协同开展规章、规范性文件、政策措施的清理工作,促进长三角法治统一。
形成更加紧密的行政执法联动,建立执法协作机制,探索开展联合执法、交叉执法等跨地区执法活动,努力实现违法线索互联、执法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逐步统一区域内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
提供更加惠民的公共法律服务,构建矛盾纠纷跨区域联合调解机制,建立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仲裁等跨区域协作机制,集成更多优质资源,一站式提供全要素、高品质法律服务。
建设更加专业的法治人才队伍,探索建立干部人才区域间挂职锻炼、跟班学习等交流机制,有计划组织开展联合培训,建立重点、热点领域研究机构和人才库、专家库,推进资源共享、人才共用。
锻造更高水平的涉外法治能力,联合开展课题研究,在课题申报、调查研究、结项评估等方面深度合作,依托知名高校,建立涉外法治理论研究、实务实训基地,积极推荐更多人才到国际组织、司法仲裁调解机构任职,加强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储备。
下一步,各方将以签约为新起点,健全合作推进机制,探索法治协同创新模式,及时提炼推广典型经验,为区域法治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为中国式现代化长三角实践注入法治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