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舒城检察联动救助困难妇女传递司法温度
来源:见习记者 谢晴雨 通讯员 吴洁 阅读量:10000 2025-04-03 17:29:40

本网讯(见习记者 谢晴雨 通讯员 吴洁)3月28日,舒城县人民检察联动多方,为年逾七旬且陷入生存绝境的李某某成功发放了救助资金,让她重燃生活希望,精准传递了司法温度。

2024年1月,舒城县某村突发一起刑事案件。精神分裂症患者方某甲酒后持斧袭击同村老人李某某及其丈夫,致其丈夫死亡,李某某重伤。2024年12月,六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方某甲犯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被告人方某甲及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方某乙(方某甲之子)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经济损失人民币二十万元整。判决生效后,因其无赔偿能力,年逾七旬的李某某陷入生存绝境,高昂医疗费用耗尽家中积蓄,其长子系特困供养对象,次子仅靠做零工维生,家庭经济链条彻底断裂。

面对这一情况,舒城县检察院能动履职,构建“主动调查——精准施策——多元协同”的救助闭环,实现从“程序空转”到“实质解困”的跨越,‌变“坐等申请”为“上门摸排”,激活司法救助主动性。当李某某向舒城县检察院控申部门反映诉求时,接访检察官敏锐捕捉当事人身份的特殊性,即重大刑事案件被害人、残疾人、低保户、退役军人亲属四重身份叠加。承办检察官当即启动上门办案机制,联合县妇联实地核查,确认其当前劳动能力基本丧失、家庭收入低于低保线,并现场指导其完善救助申请材料。

为整合各方力量,舒城县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汪修勇包案督办,打破壁垒,构建府检联动“一盘棋”。以“头雁效应”破除部门协同梗阻:对内积极向六安市人民检察院沟通汇报,争取与六安市院开展市县两级联动救助;对外对接公安、妇联、残联、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多家单位进行案件磋商,为救助申请人李某某争取最大限度的帮扶政策。

针对李某某家庭“支出型贫困”特征,舒城县检察院实行“资金救助+政策兜底”模式,争取民政部门将其纳入低保边缘家庭动态监测,‌打造“检察+N”长效帮扶机制,实现“一次救助,长期关怀”。

舒城县检察院在该案办理中突破“就案办案”思维,深化“府检联动”机制效能,通过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串联起民政兜底保障、残联救助支持、退役军人帮扶等政策链条,将单一司法救助拓展为“救急、救困、救长远”的综合治理工程。以“求极致”的服务精神延伸履职半径‌,‌以“久久功力”韧劲筑牢民生底线,生动诠释新时代“检察为民”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