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一场跨越地域的线上调解在天长市一站式矛调中心展开。特邀调解员胡耀林通过远程视频系统主持调解,历经3小时耐心疏导,当事双方最终达成和解,这起耗时十月的买卖合同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2024年6月,天长市居民王某通过支付宝小程序向杭州大江公司下单购买“随心用”商品,并签署《商品购销服务协议》。卖方依约交付卡券密码后,王某未按约定支付1399元货款。2024年底,大江公司将债权转让给安徽某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公司”),后者据此向天长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货款、违约金及维权费用共计1597.66元。
案件进入诉前调解程序后,调解员胡耀林经研判发现,该案法律关系清晰、标的额较小,但存在两大调解难点:一是王某对商品价值及债权转让事宜提出异议,二是科技公司主张的未实际发生的律师费、差旅费加剧了双方分歧。考虑到科技公司位于杭州,为降低当事人解纷成本,调解中心决定启动远程视频调解机制。
调解过程中,胡耀林以民法典合同编及债权转让相关规定为切入点,向王某释明债权转让的合法性,同时耐心劝说科技公司从实际履约情况出发,放弃非必要诉求。通过“背对背”沟通与“面对面”协商结合,逐步缩小双方心理预期差距,最终促成调解协议:王某于2025年6月30日前一次性支付货款1399元,科技公司放弃其他主张。
这起纠纷的成功化解,凸显了天长市一站式矛调中心“调解优先、科技赋能”的工作特色,今年以来,利用线上平台已开展远程视频调解49次。调解员充分发挥专业素养,依托远程视频系统创新调解方式,以法律为准绳、以情理为纽带,巧妙化解当事人分歧,展现了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胡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