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精兵、战沙场、见成效。
卧姿、立姿、跪姿……据枪瞄准、果断击发,子弹呼啸而出,颗颗命中靶心;调准参数、完美构图,咔咔……“长枪短炮”快门声此起彼伏。
这是一场特殊的“双线作战”比武。
3月21日下午,合肥市公安机关宣传舆论技能大练兵与特警实战训练同步展开,通过“实地教学——现场拍摄——即时剪辑——专家点评”的闭环练兵模式,实现宣传技能与警务实战的双提升。
“既要打得赢,也要讲得好。”这是合肥市公安机关落实政治工作行动计划的生动实践。
“公安政治工作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要把正的导向、严的基调、暖的措施贯穿政治工作全过程。”合肥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薛维武表示,围绕这把“总钥匙”,合肥公安紧扣公安政治工作服务保障公安工作现代化要求,深入推进政治铸魂、改革攻坚、干部锻造、育才聚才、宣传引领、铁纪正风、爱警暖警、模范建设等政治工作“八大行动”,纵深推动高质量政治工作在合肥公安深耕善治中成势见效,强力支撑公安工作现代化。
铸牢警魂,政治引领彰显生命线作用
对党忠诚,是人民公安队伍的建警之魂。
合肥公安始终将“党的政治理论”作为教育训练“首课”“必修课”,推深做实“四项教育”,深入开展“五学五提升”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专题授课,引导全警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坚持政治建警,必须走在前、谋在前。
自公安部、省公安厅党委部署开展行动计划以来,合肥市公安局党委研究贯彻落实举措,制定实施方案,将政治行动要求细化为5个类别130项工作举措,建立专班运行、信息报送、工作例会、专题调研、督导落实等5项推进制度,把全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全过程各环节,列出时间表、路线图,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实现行动计划高站位起步、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
心有信仰,行有方向。解决思想问题,就是解决方向问题。
一场场学习教育涤荡思想,一次次主题活动入脑入心,科学思想在警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合肥市公安局警察培训支队创新载体,落实政治练兵、法治练兵、专业练兵、实战练兵、科技练兵、作风练兵“六大练兵行动”,推进全警执法能力素质大提升;合肥市公安局督察支队制定队伍管理重点对象清单式监督管理机制,积极构建大监督格局,探索建立“5+2”责任体系,形成有效监督合力;合肥市公安局经开分局谋划实施素质强警工程,从局机关抓起,从领导干部严起,开展纪律作风教育暨春季政治轮训;巢湖市公安局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有针对性地组织广大民警学习党规党纪、警规警纪,进一步筑牢全警思想防线。
夯实阵地,典型示范打造品牌效应
“公安姓党”是公安机关的根本政治属性。
合肥公安紧紧围绕公安现代化建设,着眼智慧警务、主动警务、民生警务、生态警务等,把政治工作阵地建在公安工作一线,持续推进忠诚、宗旨、使命、作风“四项教育”,以打造“党建+”项目、“四强”及“五星”党支部评选为抓手,扎实开展支部品牌创建提升行动,通过典型示范引领,实现党建带队建促业务建设,品牌效应更加凸显。
作为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尖刀”和“铁拳”,合肥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坚持以党建工作领航破案打击、护航平安和队伍建设,全力打造“江淮第一剑 平安守护者”党建工作品牌,不断推动党建队建、党务警务同频共振、共同发展。在此机制下,合肥市现行命案连续10年全破,命案发案数、八类案件数及占刑案比重始终处于全国省会城市最低行列,荣获“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全国青少年维权岗”等一批国家级荣誉。
公安工作推进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围绕“更畅通、更安全、更有序、更高效”目标,开展“党建+交通治理”项目建设,交通事故亡人数实现五年降,短信评警群众满意度同比上升0.21个百分点;合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为服务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立“党建+引才利企”品牌,打造“一站式”为企服务平台……
如今,政治工作已深度嵌入公安各项工作全过程,该市公安机关12个“党建+”项目扎实有序推进,因地制宜打造党建品牌,筑牢基层战斗堡垒,推动政治工作“虚功实做”,让成效看得见、摸得着。
人才兴警,引育并举锻造公安铁军
“作为安徽省定向选调生,在合肥公安工作这段时间,我深刻感受到了组织的关心和培养。”一年时间里,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选调生谭志强,正在经历交警、网安、科信等多部门多岗位轮转历练。而正是这一套系统性专业培训,让他对公安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实现了“身入”到“心入”,将知识优势转化为干劲活力。
人才是公安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
近年来,合肥市公安机关深入实施人才强警战略,编制《合肥市公安局新时代公安人才发展规划(2025—2027年)》,丰富拓展“8+N”人才体系,优化完善专家级、骨干级、基本级“三级”专业人才管理制度,持续推进教官“十百千”工程。完善“银发人才库”建设,全方位发现、引进、培育、凝聚人才,一体推进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着力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
合肥公安积极探索和拓展创新型警务技术人才引进渠道,用好高层次人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专项招录、特优辅警招警、事业单位招录、C9高校博士人才引进等政策、途径。创新设立“合肥公共安全技术应用与服务中心”,以事业单位招录形式吸纳人才。2024年以来,共招录154名紧缺专业人才,引进6名高层次人才,人才“聚宝盆”效应持续放大。
“我们坚持急用先引、急用先育、急用先学、急用先训,希望通过2至3年时间,集聚一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推动公安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生态环境更加健全。”合肥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洪冰冰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该市公安完成创建以个人命名的创新工作室30个,荣获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30项,各类科技创新奖项72个。
暖警励心,优化保障激发队伍动能
从端着相机拍摄现场,开启从警生涯,到开展技术攻关,引领全国公安刑事技术部门实现检验鉴定装备国产替代……3月21日,合肥市公安局党委为荣立一等功的合肥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刑事技术处处长靳业送奖上门,并邀请中央、省市级媒体采访。捧着“一等功”证书的靳业,回看自己的从警生涯,在见证刑事技术发展的同时,也见证了合肥科技创新之路的发展历程。
上门送奖、组织开展先进典型事迹媒体推介活动,是合肥市公安局实施政治行动的具体举措之一。
近年来,合肥公安坚持“将红旗插在前面”,通过即时表彰,开展“三送”活动(送奖上门、送奖到一线、送奖到家庭),建立功模档案、举办合肥公安“警魂碑”落成仪式、“合肥公安榜样”颁奖典礼,升级合肥公安“荣展馆”,编纂《合肥公安英模录》等,持续增强民警的集体荣誉感、职业归属感,增添了民警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动力。行动开展以来,合肥公安131个集体、3459名民警辅警受到记功嘉奖,其中85%的表彰对象来自基层所队。
基层和民警的急难愁盼是政治工作的“风向标”。针对一线民警辅警长期处于超负荷、高应激工作状态、心理压力大等情况,合肥市公安局坚持问题导向,实现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两手抓,将心理健康服务和优化警力布局作为暖警爱警重点工程,强化党组织的保障服务支撑,让各类资源向一线汇聚。
2024年,合肥市刑事类警情、治安案件、电诈案件、传统侵财案件同比分别下降12.9%、26.3%、6.1%、31.4%,“八类案件”破案率达100%,挽回群众损失超3.4亿元,213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解决群众“疑难愁盼”1100余件,满意度保持在99.9%以上……
一组组数据,生动诠释了合肥公安高质量落实政治工作行动计划、推动平安合肥、法治合肥建设的坚定决心和卓越成效。
(记者 李斐 通讯员 汪佳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