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亲情暖高墙 母亲节里话新生——直击蜀山监狱开放日
来源:许永龙 阅读量:10000 2025-05-12 08:46:42

5月11日,阳光明媚,空气中弥漫着康乃馨的芬芳。这一天,蜀山监狱的高墙内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访客——百余名罪犯的母亲、妻子和子女。

为深化狱务公开、彰显司法温度,当天,蜀山监狱以“母爱如光 归途如虹”为主题,举办母亲节开放日活动,通过亲情会见、实地参观、社会帮教等形式,架起高墙内外的情感桥梁,让亲情成为罪犯改造路上的温暖力量。

阳光执法:家属见证管理规范化

早上8点不到,蜀山监狱会见室接待大厅就挤满了人。不少罪犯家属天没亮就从外地赶来。他们在监狱民警的引导下有序通过安检,第一次走进高墙,近距离感受狱园文化。

他们中有的母亲已是年逾花甲、满头白发,有的坐着轮椅,有的拄着拐杖,眼中难掩期待与忐忑。

“以前总觉得监狱神秘又压抑,今天亲眼看到整洁生活区,还有规范的管理,心里踏实多了。”罪犯张某的妈妈在参观监舍生活区时感慨道。

为展现公正文明的执法环境,监狱开放了罪犯监舍生活区和劳动习艺场所,由民警全程讲解。在监舍内,统一叠成“豆腐块”的被子、整齐摆放的生活用品,以及墙上贴着的《罪犯行为规范》和床头的亲情寄语,让家属们直观感受到规范化管理的细节。

“没想到孩子在这里学会了谋生手艺,将来出狱我也能放心了。”参观罪犯劳动习艺场所后,一位拄着拐的父亲眼眶泛红。在罪犯生活区,家属们还驻足观看了监狱制作的改造成果宣传栏。从职业技能培训到文化课教育,从法律援助到心理咨询,从社会帮教到自我救赎,一系列人性化举措让一位母亲连连点头:“原来监狱不只是惩罚,更是在帮他们重新做人。”

社会关爱:多方助力铺就回归路

 当日,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张景兰一行走进监狱,开展社会帮教和捐资助学活动。这也是她14年间第12次爱洒高墙,这一善举在罪犯中产生强烈反响,激发罪犯改造内生动力,提升教育改造质量。

活动现场,张景兰为10名学习优秀、家庭困难的罪犯子女送上助学金,以跨越血缘的母爱叩响救赎之门。活动结束后,曾抗拒改造的罪犯李某主动上前握住张景兰老人的手,激动地说:"您让我想起总在村口盼我回家的奶奶。”

此次捐资助学活动得到社会力量大力支持,中国好人张景兰的善举带动了企业家及爱心人士进监开展社会帮教和爱心捐助。他们点燃的星火,终将汇聚成照亮归途的银河。这个母亲节,穿越铁窗的不仅是康乃馨的芬芳,更是人性向善的力量。

当天,蜀山监狱还邀请了四家企业进监开展就业指导和对即将刑释人员招工。罪犯汪某因盗窃罪判刑10年,在民警的教育和鼓励下,他将刑期变学期,熟练掌握了叉车工操作技能。在这场就业推荐会上,他与安徽某生鲜食品配送公司签下了《就业意向书》。汪某说:“有了这份就业意向书,出狱后,我心里就有底了。”同汪某一样,另有多名即将刑释人员幸运地分别与到场企业签订了《就业意向书》。

上午9时,合肥市演艺集团开展送文化进高墙将活动推向高潮。他们不仅带来了精彩的《琥珀里的时光》沉浸式舞剧,还指导罪犯参与文艺汇演,为罪犯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表达情感、渴望新生的平台。

罪犯张某在表演结束后哽咽道:“这首《烛光里的妈妈》我练了很久,今天终于能唱给妈妈听。过去的错我无法弥补,但我会用每一天的积极改造回报家人。”

蜀山监狱党委副书记、监狱长张贺京表示,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对监狱执法工作进行监督。

亲情帮教:母爱穿越高墙促新生

不再隔着玻璃窗,也不用隔空相望,罪犯终于真真切切地摸到了母亲的手,陪母亲吃一顿饭。临近中午,监狱安排了亲情共餐,罪犯与家人们手拉手、面对面、心贴心互诉衷肠。

“儿啊!妈来看你了。”一位大娘一见到儿子就捶他胳膊,捶两下又一把抱住。

“虎妞,叫爸爸呀!”罪犯朱某蹲在3岁女儿跟前,小姑娘却直往奶奶身后躲。朱某递上一块蛋糕,孩子这才怯生生喊了声“爸”,朱某瞬间掩面而哭。  

罪犯李某面对从河南老家赶来瘫痪在轮椅上的母亲,一边为母亲擦眼水,一边保证好好改造。

当年近八旬的母亲接过儿子水果时哽咽道:“老父亲没等到你出来就走了,咱娘俩都要保重身体,妈等你回家。”在亲情共餐大厅,罪犯为母亲夹菜、剥水果,久违的家庭温暖让许多人潸然泪下。

“开放日活动能让亲属们近距离了解执法管理过程,直观地感受高墙改造生活的真实细节。”蜀山监狱党委书记、政委刘和国介绍,监狱每年都开展主题不同的开放日活动,希望通过积极构建“家庭—监狱—社会”一体化帮教体系,发挥亲情帮教纽带作用,在罪犯与亲人间搭起一道穿越高墙的亲情之桥,在亲情的感召和社会的互助中感受温暖和关爱,实现“教育人、挽救人、改造人”的目标。(许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