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谢晴雨 通讯员 李倩)“我春季高考成绩不错,刚收到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谢谢检察官姐姐在我一路走来时给予的帮助。”4月30日,小辉(化名)给芜湖市鸠江区人民检察院的未检检察官打来报喜电话。而在此前,他还曾是个“问题少年”。
2023年11月7日,因打暑期工的工厂迟延两个月发放工资,17岁的小辉翻窗盗走了厂内机器零部件及酒水等财物,价值9000余元。之后,工厂发放了工资,然而小辉却隐瞒了盗窃事实,直至工厂报案后案发。2024年7月12日,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鸠江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该院联合司法社工对小辉及其家庭开展社会调查,了解到小辉父母在其年幼时离异,早已与母亲断了联系,一直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父亲忙于生计,对其管教甚少,导致小辉缺乏家庭关爱,形成了偏激叛逆的性格。
“经全面审查案情,我们认为小辉犯罪情节较轻,系初犯、偶犯,认罪悔罪态度好,案发后及时退赃退赔,取得谅解,符合附条件不起诉的条件,可以有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办案检察官表示。
随后,检察官携手司法社工为其量身制定为期6个月的个性化帮教方案,专门联系老师为其补课,帮助他备战高考;安排其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体验,并接受心理辅导。不仅如此,该院还依托家庭教育指导、制发《督促监护令》等举措,推动小辉回到父亲的身边,促进父子关系修复。
2025年2月,小辉顺利通过考察帮教,鸠江区检察院依法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如今,他如愿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开启人生新篇章。
据悉,鸠江区检察院将未成年人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犯罪行为对应“黄”“橙”“红”三色预警,分别制定针对性干预矫治措施,对于“黄色”预警的未成年人,强化家校司法一体联动,加强家庭教育预防责任、学校管理教育措施和法治教育宣传引导;对于“橙色”预警的未成年人,健全专门学校入学机制,加强矫治教育工作;对于“红色”预警的未成年人,建立健全覆盖刑事诉讼全过程的矫治体系。同时,联合共青团、妇联等搭建社会化支持体系,积极引入司法社工、心理咨询师等社会专业力量深度参与,将精准帮教贯穿于办案始终。2022年以来,共有36人通过帮教考上大学或顺利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