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守好“半边天” 做好“护苗人” 合肥市交出妇女儿童权益维护“满分答案”
来源:记者 吴文珍 通讯员 陶梦冉 阅读量:10000 2025-05-15 20:47:33

4月23日,合肥市政协副主席何庆瑞率市政协妇联界别委员开展“妇女儿童权益维护”工作视察活动。活动中,市妇联和市未成年人保护与妇女权益保障工作专班分别介绍了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开展情况,委员们就家庭纠纷调解、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律介入方式手段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

陶梦冉 摄

近年来,合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妇女儿童维权工作,落实建立政府主导、各方协同、社会参与的保障妇女权益工作机制,组建市、县(区)两级“5+1”特殊人群社会关爱工作专班,并专门设立妇女儿童权益维护组,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取得实效。合肥市婚调工作在全省平安考核中连续四年获得满分。

专班攻坚 打破部门壁垒

合肥市妇女儿童权益维护组由合肥市公安局牵头,妇联、网信、民政、司法、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参与,实体化运行。自成立以来,始终聚焦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和反对家庭暴力工作,充分发挥市专班优势,形成分层分类、同频共振的职责分工,打通市、县两级部门壁垒,推动实现信息互通、职能互补、工作互动的全周期维权服务体系。通过带案下访、重点督办、现场调度、上下联动,切实维护了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今年,我们将未成年人关爱帮扶工作组和妇女儿童权益维护组合并,并升级为专班,通过集体办公,实体化运行,打破了部门分散、条块分割的屏障,形成了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维权工作体系,有效解决了妇女儿童权益维护中的一些最不托底的问题。” 合肥市公安局三级高级警长、市妇女儿童权益维护组组长董冰说道。

据悉,2024年以来,合肥市妇女儿童权益维护组共走访调研84家单位,开展妇儿维权专题培训、普法宣传近百场次,发放各类宣传手册(品)20000余份。探索创新“三个三”工作法,健全完善信息联享、情报联判、问题联处机制,实现家暴警情“一升一降”。

建章立制筑牢维权基石

唐某与王某原本是一对夫妻,并育有两个孩子唐某琦、唐某桐,两人离婚后,孩子均由唐某抚养。后王某私自将两个孩子从新站区某学校接走,带至巢湖市某地生活,导致唐某琦、唐某桐处于失学状态。

合肥市妇女儿童权益维护组接省、市妇联通报该信访件后,随即将这一情况上报市委政法委,会同市涉教领域中小学生组进行个案会商,并将该事件处置中存在的重点、难点,以工作提示函的形式下发新站区政法办、巢湖市委政法委,同时一并推送新站区、巢湖市妇女儿童权益维护组,要求跟进关注、协同处置。

其间,合肥市妇女儿童权益维护组多次联合市委政法委、市专班开展个案会商、带案下访、督导督办工作,新站区政法办、巢湖市委政法委、公安、法院,妇联、社区、学校等协同处置,持续进行上门沟通调解。“经过一年多的处置化解,目前两名孩子都已经回到了学校,我们也协调帮助无业的王某找到了一份工作。” 合肥市妇联四级调研员、市妇女儿童权益维护组副组长张学宏介绍道。

这是合肥市妇女儿童权益维护组健全机制妥善为妇女儿童解决实际困难的一个缩影。为使妇女儿童维权工作有章可循,各地妇儿组健全完善首问负责、信息共享、定期回访、关爱帮扶、台账归类等五项机制,细化了相关工作制度,制定了工作流程,明确了工作职责,为妇女儿童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精准化的维权服务。

部分县(市)区由分管治安副局长或担任重要职务的同志任妇儿组组长,在统筹、调度、督办工作中有力有为。长丰县妇儿组与县直部门、相关单位建立定期联络机制,打通部门壁垒,推动实现信息互通、职能互补、工作互动的维权服务体系;经开区妇儿组建立家暴类警情全量推报机制,联动属地党委政府多元化解,并成立合肥市妇女儿童维权团锦绣派出所工作站;新站区妇儿组建立家暴警情提级调度跟盯机制,通过全程盯办,一盯到底;蜀山区妇儿组牵头组建心理专家人才库,为属地受侵害的妇女儿童及时提供心理援助。各地通过建立机制,打通“事先预防、事中干预、事后救济”各环节,创造了“公安+民政+妇联+律所”、“法院+公安+社区”等多种基层联动模式,探索提供妇女儿童维权“一站式”服务体系,有力提升了工作质效。

协调联动 凝聚保护合力

李某与刘某结婚已有33年,两人育有二子一女。然而,李某长期对妻子刘某非打即骂,因家暴有多次报警记录,曾收过家暴告诫书、写过保证书,事后又变本加厉继续实施家暴行为。女儿小李担心报警后会激怒李某,便通过社交平台揭露父亲的家暴行为。这很快引起网信部门的重视,合肥市妇儿组第一时间指令属地核实情况,化解矛盾。

属地妇儿组立即与社区、妇联等部门建立联系,共同化解矛盾。属地妇儿组、派出所对李某的家暴行为给予训诫,并发放家暴告诫书,同时联络李某与刘某在外地工作的两个儿子,让他们回到合肥帮助化解了纠纷。后两人分别跟随两个儿子生活。属地妇儿组、派出所、社区妇联将其列为高风险家庭持续关注。两个月后,得知李某与刘某回到合肥,属地迅速启动联动机制,属地妇儿组、派出所、社区妇联定期联合进行查访,监督李某不再实施家庭暴力。截至目前,该家庭没有发生家暴行为。

该案的圆满解决,不仅体现了公安机关、妇联、社区协同联动、密切配合,共同维护妇女权益的积极成效,也从根源上防范家暴升级。

合肥市妇联二级调研员王良凤介绍,近年来,合肥市妇联与市检察院、市中院、市公安局、市民政局等单位均建立工作合作机制,在人身安全保护令、家暴告诫书、家暴庇护所、受性侵害妇女儿童心理关护、困难妇女司法救助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人身安全保护令发放数较2022年增加28.6%,2024年救助困难妇女207人,发放救助金115.37万元,开展综合帮扶措施43人,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15人。

合肥市各地妇儿组把生活困难、残疾、留守、流动、失智失能等人群和单亲、失亲、矛盾多等家庭纳入排查范围,做到心中有数,手上有账。落实家暴类警情“一案三书”“一案三推”制度,实现家暴类警情“接警--派警--处置--化解--查访”闭环管理。落实重点人员排查、筛查、管理、化解、跟进等服务工作,严防“民转刑、刑转命”案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