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李斐 通讯员 杨文逸 张文龄)初夏的皖东乡村,晨光为天长市永丰镇宏大村村口的蓝顶白墙的小屋镀上金边,窗边悬挂的“留守儿童交通安全驿站”的铜牌熠熠生辉。屋内传出的欢笑声与马路上劝导员的哨声交织成独特的乡村协奏曲。这座由交通安全劝导站改造而成的“童心港湾”,正成为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
这一变化始于2024年秋收。作为天长市公安局在该市农村交通要道建设的33个劝导站之一,宏大村交通安全劝导站承担守护村民安全出行的重任。彼时,退休村支书、劝导员李明发现,农忙期间,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无人照看的孩子却在车来车往的路边嬉戏,险象环生。
“得给这些‘小候鸟’筑个巢。”在他的建议下,天长市公安局经过前期调研,当年9月在宏大村交通安全劝导站试点改造,创新推出农村儿童交通安全守护服务,让这座原本严肃的交通哨岗,开始酝酿一场温暖的蜕变。
推开驿站房门,眼前的布局精巧而温馨。左侧,反光锥筒整齐排放,安全头盔有序摆放;右侧,充满童趣的“成长天地”——书架上200余册图书按年龄分类,手工区,一幅幅充满想象力的交通安全画作,记录着孩子们天马行空的创意。
清晨7点,宏大村妇女主任邵士萍已换上醒目的黄色反光背心。这一天,她身兼双职业:作为劝导员,开展交通路面劝导引导,排查交通安全隐患;课余时间则化身“邵妈妈”,联合公安交警部门为孩子们开设安全课堂,组织户外拓展。翻开的看护记录本上,密密麻麻的文字里,藏着对每个孩子成长的细致关心。
9岁的小萱(化名)的蜕变,成为这座“暖心港湾”最生动的注脚。曾经躲在奶奶身后的内向女孩,如今不仅能流畅背诵安全儿歌,还当上了“小小讲解员”。在她手绘的《我心中的劝导站》里,蓝房子旁添上了彩虹和笑脸:“这里比家还热闹,有看不完的书,警察叔叔每周都来教新知识。”
据悉,今年天长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计划对该市12个劝导站将改造升级,将这一“警务+民生”服务模式推广开来。
暮色渐浓,劝导站的灯光温柔亮起。结束农活的老人陆续来接孩子,顺带听劝导员聊聊“农用车反光贴使用规范”。屋内,孩子们稚嫩的跟读声响起:“红灯停,绿灯行,交通安全记心间……”这座警民共建的小小驿站,守护着乡村振兴路上最柔软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