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记者从岳西县人民法院获悉,为进一步破解执行与破产程序衔接难题,助力困境企业“破茧重生”,该院积极探索“执破一体化”机制创新,通过执行程序与破产程序深度融合,实现资源集约、流程再造、效能跃升,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司法新动能。
机制创新 构建执破融合“新格局”
面对“执行难”与“破产程序启动难”的双重困境,岳西法院于2024年成立“执破一体化”工作专班,建立“执行+破产”一体化衔接机制。通过整合执行与破产审判力量,形成“执行查控前置、破产审查并行、资产处置联动”的办案模式,执行程序中发现资不抵债企业时,无缝衔接转入破产审查,有效破解“僵尸案件”积压难题。同时,创新简化破产案件受理流程,对执行阶段已查明的财产状况、债权债务关系等证据材料直接沿用,缩短审查周期,大幅降低市场主体退出成本。
成效显著 释放司法护航“新动能”
自机制运行以来,岳西法院累计通过“执破一体化”机制,清理涉企执行积案300余件,化解债务4.5亿元,推动15家“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市场,帮助6家具有重整价值的企业通过破产重整获得新生。如某机械公司破产清算一案中,破产团队了解到该公司具有高吨位的铸造资质,经征询债务人及债权人意见,案件转入破产和解,首次尝试运用“普惠清偿法”,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以100%通过率表决通过和解协议。该案从受理到达成和解终止破产程序仅用时2月余,受益债权人达50余人,债权额共计2000余万元,真正跑出破产挽救企业的“加速度”。
多方联动 绘就社会治理“同心圆”
岳西法院深化府院联动机制,联合政府、税务、金融等部门定期召开座谈会,就执行、破产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会商研判;率先在全市设立破产管理基金,解决无产可破企业破产程序费用垫付和破产企业管理人报酬支付等困难,保障“无产可破”案件顺利推进。某汽配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是生产汽车零配件,与江淮汽车公司长期合作,拥有一级供应商资质,后因债务陷入停摆,岳西法院通过府院联动机制引进新的投资人,并依托债务人一级供应商资产及现有整套资产,在保留债务人原有职工基础上,继续经营汽配业务,有效盘活债务人资产的同时,就地解决职工安置等难题,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岳西法院还通过“双包双联”“‘民呼我为’遍访活动”等机制安排常态化送法进企业,引导市场主体理性认识破产制度,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营商环境。从“执破分离”到“执破融合”,岳西法院以改革思维破解司法实践难题,为困境企业开辟“司法康复”路径,让“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落地生根,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更优质的司法保障。(通讯员 王敏 记者 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