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义气贷”惹纠纷 法院执行化解信用危机
来源:吴俊杰 蒯稷 阅读量:10000 2025-09-11 15:40:13

为帮兄弟应急,男子小张不惜借网贷,未料对方不仅逾期不还,更将其拉黑。这场出于“义气”的帮忙,险些让小张背上征信污点,多年兄弟情也因此破裂。近日,郎溪县人民法院成功执结这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为小张挽回了经济损失与信用。

2024年10月,小张与好友小李在烧烤摊小聚时,得知小李因项目搁置急需4万元周转,对方承诺下月回款即还。小张虽手头拮据,仍念及兄弟情谊,通过网贷平台借出4万元转给小李。他原以为只是短期应急,待小李还款后即可结清网贷,未料后续风波不断。

一个月后,小张未等来小李的还款,却收到了网贷账单提醒。小李以“再缓几天”为由拖延,这一缓便是三个月,导致小张的网贷彻底逾期,催收电话接踵而至,征信岌岌可危。小张多次联系小李,对方从敷衍回应到拒接电话、微信拉黑,甚至见面后转身就跑,仅留下“没钱,逼死我也没用”的回复。

2025年初,忍无可忍的小张凭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将小李诉至郎溪县人民法院。法院审理后,依法判决小李限期偿还借款。但判决生效后,小李仍拒不履行,甚至“人间蒸发”。同年8月,法院决定对小李采取司法拘留措施。

最终,小李父母得知儿子被拘留的情况后,主动联系法院和小张,表示愿意替小李还清欠款。在法院执行接待室,小李父母将4万元交给小张时,连连致歉,称是自己教子无方。面对失而复得的欠款,小张五味杂陈:钱虽收回,多年的兄弟情却已在这场风波中彻底消散。

法官提醒,网贷、信用卡资金仅限个人消费使用,擅自转借不仅可能导致借贷合同无效,还需由借款人自行承担逾期风险及征信受损的后果;借款时无论关系亲疏,都应签订借条,明确借款金额、还款期限、利息等关键信息,避免发生纠纷时因缺乏证据陷入被动;若遭遇欠款不还,应及时通过诉讼、申请执行等法律途径维护权益,留存好相关证据,莫让“兄弟情”变成“冤大头”。(吴俊杰 蒯稷)